渤州,渤海郡。</p>
</p>
渤海县城以东二十来里近海的村落。</p>
</p>
村落很大,两百余户,以捕鱼为生。</p>
</p>
平日村落,男人随着晨曦出海捕鱼,女人开始一天的活计,孩童围着村落追着大人打闹嬉戏,很是祥和。新笔趣阁</p>
</p>
今日却例外了。</p>
</p>
孩童仍旧在打闹嬉戏,女人们仍旧在忙碌一天的活计,但脸上都带着淡淡的忧虑,男人们没有出海捕鱼,或陪着妻儿,或静坐在院中…</p>
</p>
几乎所有男人都会时不时走到家门口,朝着村落中心的那一座明显很大的祠堂看上一眼,在等待里面的家族议事结果。</p>
</p>
女人们知道,每当男人们有这样的举动,便是他们即将离家为族中出力的时候。</p>
</p>
而出力会意味着危险,有缺胳膊少腿回来的,也有一捧骨灰被带回来…</p>
</p>
这是族人的命,前赴后继的命。</p>
</p>
对此,女人们并不会多言,身为族中妇人,改变不了族中决定的大事,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家小,祈祷并等待男人们回来。</p>
</p>
族中祠堂内,正在激烈的争吵。</p>
</p>
“几月前,要吾出使云蓟,求助燕公出兵攻渤,解我第五氏被王贼步步围困的,是你等!”</p>
</p>
“当初承诺燕公,燕军攻入渤州后,我第五氏便伺机起兵响应!”</p>
</p>
“如今,燕使已等多日,让我第五氏履行承诺起兵,各位叔伯爷爷却踌躇不定!”</p>
</p>
“是何道理?!”</p>
</p>
“是想让我第五氏失信于燕公,失信于天下吗?”</p>
</p>
祠堂内,是第五氏的一众族老决策者。</p>
</p>
第五氏自从由旧齐灭国,由田氏改姓第五氏苟延残喘至今,很多规矩重新被改变和制定并延续百年至今。</p>
</p>
比如说,家族的大事决策,必须由家族选出来六个族老和族长一起商议决断!</p>
</p>
便是为了避免家主一人独断,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家族陷入困境甚至灭亡。</p>
</p>
不得不说,在旧齐灭亡后幸存的田氏族人是富有智慧的!</p>
</p>
这样做的好处,便是众人的智慧合计大多数情况下比一人独断要好很多。</p>
</p>
但,岁月流逝,人心难测。</p>
</p>
再好再合适的东西也会有些变味。</p>
</p>
有时候,人多,反而会受制于各种原因并夹杂着私心和利益,对于决策会产生不同的想法。</p>
</p>
眼下之事,便是如此。</p>
</p>
当初,第五复齐在族长父亲和众族老的决定下,出使云蓟,求助安阳出兵。</p>
</p>
安阳经过权衡,本身便要攻渤救岳父赵无忌的兵马,并要在王羡之身上撕下一口肉,便顺势答应了第五氏出兵渤州,但条件便是在他出兵渤州后,第五氏不可坐收渔利,要起兵响应。</p>
</p>
而今。</p>
</p>
安阳攻渤两月有余,派出使者要求第五氏起兵策应,燕使在第五氏停留多日,第五氏却因是否出兵出现了分歧,犹豫不决…</p>
</p>
“少族长,稍安勿躁,吾等这不是在商议么?咳咳咳…”</p>
</p>
一名年老的族老开口轻声说道,恐是年老体衰,加上身有旧疾,说了一句后连续咳嗽好长一会。</p>
</p>
第五复齐不满的接着话:</p>
</p>
“各位族老究竟要商议到何时?燕使停留在我第五氏近半月,已要失去耐心了!是起兵或是不起兵,总该有个话!”</p>
</p>
第五复齐从内心对这帮族老很是鄙夷。</p>
</p>
这些族老都老了,没有锐气了!</p>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