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3章 魏郡战歇高阳郡战烈(一)章 季对洪义(1 / 2)

平心而论,高达的用意是好的。</p>

</p>

高达此举亦是良策。</p>

</p>

有兵在手,腰板就硬,回旋余地就大。</p>

</p>

高达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打败吴世勋保存兵力,如若不能最小吃掉吴世勋的兵马,他则宁愿避战保存实力。</p>

</p>

以便可以随时给他的主人高世藩以兵马援助。</p>

</p>

不得不说,高达不论是用兵,亦或是对整个局势的分析和把握是相当不错的。</p>

</p>

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良将。</p>

</p>

但,也只能是个良将而已。</p>

</p>

他不知道的是。</p>

</p>

只要他高达只要在魏郡一日,便算是落入了安阳与郭奉嘉的计策中了。</p>

</p>

不论是进攻还是对峙,便是被吴世勋给拖住了,他的家主,高世藩兵力分散,便不敢轻举妄动,如此,安阳谋划的其他几路战场便没有后顾之忧,可全力谋取胜利。</p>

</p>

话说回来,如若高达选择不守魏郡,果断前往清河郡与高世藩合兵一处,则,还是正中安阳和郭奉嘉下怀:</p>

</p>

只要高达与高世藩合兵,魏郡被燕军攻占,便相当于五路战场的一路取得胜利!</p>

</p>

如此,吴世勋既可乘势攻入赵郡,与赵无忌南北两路,夹击高世藩在赵郡的两万兵马…</p>

</p>

又可以紧跟高达后面,兵锋直指清河郡内,与安阳遥相呼应,一西一东夹击高世藩、高达。</p>

</p>

这便是安阳和郭奉嘉谋略的厉害之处:陷在魏郡与退出魏郡,都将落入算计。</p>

</p>

算是半个阳谋!</p>

</p>

届时,高世藩更加被动!</p>

</p>

就算他高世藩带着几万大军在清河郡与安阳大战,也将处于劣势。</p>

</p>

因为,高世藩面对的,可不仅仅是安阳的主力几万兵马。</p>

</p>

而是,要么是吴世勋的万余兵马在后,要么是吴世勋与赵无忌合兵后的兵马在后。</p>

</p>

这便是高达想不到的…</p>

</p>

或许,他想到了,但,无可奈何。</p>

</p>

毕竟保存兵力是当下最优的办法,至少与他的少主高世藩日后合兵,兵马多了,底气就足,机会也就大很多…</p>

</p>

当然,如果高世藩和高达破釜沉舟,在魏郡、清河郡、赵郡几路战场不顾伤亡,猛烈发起攻势,压着燕军打,或许局面将会另外一个样子。</p>

</p>

但高达敢赌吗?</p>

</p>

高氏赵郡战场的统兵将领敢赌吗?</p>

</p>

可以肯定,他们不敢。</p>

</p>

不管高达如何考虑,魏郡战场后面算是雷声大,雨点小了。</p>

</p>

但,渤州其他战场,可就是如火如荼!</p>

</p>

…</p>

</p>

“杀!”</p>

</p>

渤州,高阳郡内,燕水,清河渠北岸。</p>

</p>

两军兵马厮杀正浓。</p>

</p>

燕水,为蓟水分渠,自蓟州燕郡而下,向南流经清河郡,汇入中原穆朝第一河,湟河。</p>

</p>

湟河,为中原第一河,主流自凉州,过朔、宁、云、中州,而后自渤州中阳郡、渤海郡流入渤海。</p>

</p>

而燕水,自燕郡经清河郡,汇入湟河后,又分渠一支流入渤州高阳郡。</p>

</p>

严格来说,高阳郡内段的已经不能称之为燕水,当地百姓更愿意称之为,清河渠。</p>

</p>

此时,清河郡厮杀的两军正是:</p>

</p>

章季率领的青阳军和暂领的两营振武军,与王羡之的兵马。</p>

</p>

王羡之收到高阳郡遭到安阳分兵的攻击后,果断中断了与高世藩联军准备围堵清河郡安阳主力的计划,下令撤军回师,准备截住攻入高阳郡的兵马。</p>

</p>

终于在燕水清河渠北岸,截住了攻城掠地攻占了三城,士气高昂,准备深入高阳郡腹地的章季。</p>

</p>

王羡之兵马的领兵之人是,大将洪义。</p>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