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3章 战后兵权之争(1 / 2)

果然不出意外,皇帝召集了京城各大权贵世家进宫议事,安阳也在其中。</p>

有功则赏,战后安抚世家最好的办法。</p>

先是对一干平叛有功之人进行了封赏和安排。</p>

大供奉周武子、大宦侍,一个不参与朝堂之事,负责皇宫安危,一个是皇帝家奴,两人不在封赏之列。</p>

绣衣卫大都督卓远受封辅国公,禁卫将军罗崇受封昌平侯,封金吾卫大将军!</p>

顾青衣因为救援皇帝及时,俨然成为皇帝的信任大臣之列,受封镇武公,骠骑大将军!</p>

安阳平定攻击各家的叛军,堵住王高叛军撤退退路,击杀高嵩,歼敌大部余者投降,仅仅爵位上提升一阶,受封青阳县公。..</p>

安阳太年轻了,封公已经是皇帝能给的极限,再加上他已经是镇北大将军,领定北军大将军职,都督四州军事,皇帝觉得已经不能再升了,再升只会增加变故。</p>

赵无忌、蒙戬、裴烈因为跟随安阳镇压叛乱有功,但也与安阳一般仅仅爵位提升一阶,不过是郡公。</p>

对于皇帝的封赏,众臣没有任何意见,有意见也不会在乎,安阳就更加不在乎了!</p>

至于齐、郑、卢、崔几家就没有任何封赏,皇帝也仅仅是安慰了几家。</p>

随后是底下平叛的将士封赏。</p>

一顿封赏之后,便是议事的重点:兵。</p>

这次兵变涉及近十九万兵马。</p>

京营南北两军十五万,禁卫一万,宁王两万,宫中绣衣卫和镇武卫六千,安阳四千兵马。</p>

战后统计剩下的兵力,饶是皇帝和众臣有所心理准备,但还是被吓到了。</p>

禁卫仅剩一营多四千多兵马。</p>

绣衣卫剩一千多人。</p>

南军四卫,顾青衣一卫剩四千兵马,赵无忌两卫剩一万兵马,贺之章一卫,反叛后,有两营被禁卫收拢,战后剩一营三千兵马。</p>

北军八卫,蒙戬、裴烈两卫各自仅剩的一营兵马在围堵王高后,各自仅剩不到一营兵马。</p>

王高六卫叛军则全部在京城大部分被歼灭,近一万五千多兵力投降。</p>

也就是说。</p>

南军四卫五万兵马仅剩一万七千人,北军八卫十万兵马仅剩不到六千兵马。</p>

安阳的边军四千人马损失较小,剩下三千左右。</p>

如此算来。</p>

十九万兵马,战后不包括俘虏剩三万一千人,算上俘虏才五万二千余人。</p>

投降的叛军王高有一万五千人,宁王叛军俘虏有六千余人。</p>

战死近十四万!</p>

如若抛开宁王带来的两万叛军,十七万兵马,战死十二万四千多!</p>

皇帝和众臣怎能不被吓到?</p>

损失惨重,京城此时防守力量几乎损失殆尽!</p>

眼甚至中州防御!</p>

议事涉及的重点就是,兵权的分配。</p>

这是敏感的问题,也是棘手的问题。</p>

王高兵变后,皇帝与众臣之间裂痕似乎更加大了。</p></div> 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