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 皇帝欲收京营兵权(1 / 2)

大殿再一次陷入了沉寂。</p>

大朝会到此时已经完全没有再进行下去的必要了。</p>

满朝文武灰头土脸,被几次打脸,皇帝更是声威丧尽。</p>

但皇帝却必须要进行下去。</p>

他割地送公主,与秦王翻脸,他要的是收权,要的是镇压叛乱,他等不了了!</p>

皇帝长吸一口气,脸上恢复了淡然。</p>

“朕决议年后镇压叛乱,届时如若南方各军兵力不足,我京营必将要随时出征…”</p>

“然,京营北军八卫十万将士少历战事,不知刀兵,不堪大用…”</p>

京营是一个统称,分为京营南军,北军,共十二卫。</p>

南军三卫,拱卫皇城外围,兵力约五万。</p>

北军八卫,拱卫京城,兵力约十万多。</p>

皇城内,则由禁卫拱卫,禁卫仅有三营一万多人,但却异常精锐。</p>

皇城中,尚有镇武卫一营、绣衣卫一营。</p>

如此就是整个京城的防卫了。</p>

“朕决定…”</p>

“让青阳侯安大将军,暂代京营执金吾大将军,负责整顿京营北军八卫,重振军势!”</p>

“诸位可有异议?”</p>

说完,皇帝看了一眼队伍中的安阳。</p>

安阳方才帮他解围,他很感动,他也能看出安阳的失望,但是没有办法,安阳或许有把握挡住北苍,但他不敢赌。</p>

现在该安阳还清自己重重提拔之恩了!</p>

他这次有八成把握。</p>

只要安阳能任职,他就有机会借安阳之手收回京营北军兵权。</p>

此前几年时间,这样的事他做过多次,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失败告终。</p>

他安插亲信调到京营,要么被当场反对不了了之,要么借机调走或贬走,要么就借机杀掉。</p>

一群乱臣贼子!</p>

这次朕安排安阳,一个战功赫赫的边军大将军,还是九品高手,方才更是呵斥满朝文武皆鼠辈的人!</p>

看你们面对安阳如何办?</p>

想到此处,皇帝心情似乎舒畅了不少,带着一丝笑意看向殿下群臣。</p>

皇帝此话一出,安阳便看了一眼皇帝。</p>

心中莫名的烦躁起来。</p>

又是这套!</p>

不用想,皇帝又在想着收回兵权,偏偏把他牵扯进去了!</p>

换了大朝会前,他或许还有心情让皇帝利用利用,正好他要杀王羡之和高嵩,当初想的突破口也是京营,此目的与皇帝的打算一般无二。</p>

但现在。</p>

他对皇帝对大穆朝堂是半分好感不再。</p>

他打算用自己的方式去杀人,然后回到云州割据,他不想去什么京营!</p>

安阳站在队伍中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。</p>

他知道会有人站出来反对的,否则皇帝继位这几年早就收回了兵权,还用等到现在?</p>

王羡之、高嵩两人闻言,脸色一沉。</p>

裴烈只是抬了抬眼,没有任何表情。</p>

蒙戬则是撇了撇嘴。</p>

京营北军八卫,王氏掌控三卫,高氏掌控三卫,蒙氏掌一卫,裴氏掌一卫。</p>

京营南军三卫,皇帝直掌一卫,赵氏一卫,顾氏一卫。</p>

很显然,皇帝是冲着他们四人来的。</p>

什么不堪大用,京营虽经历的战事少,但有几卫却是相当精锐,皇帝如此说,无外乎又是老一套,想收兵权。</p>

王羡之站了出来,说道:</p>

“陛下想重整京营,臣不反对,然而,安大将军是边军大将,如今贸然任执金吾大将军,恐有变故…”</p>

皇帝嘴角勾起一丝冷笑,他已经猜到王羡之的话。</p>

“哦?有何变故。”</p>

王羡之反而淡然道:</p>

“北苍虎视眈眈,云州定北军是抵御北苍的主要边军,青阳侯又战功赫赫,对北苍是极大的威慑!”</p>

“整顿京营不是短期有成效的…青阳侯若长期滞留京城,定北军无人统帅,恐边疆不稳…”</p>

“北苍若知道青阳侯不在云州…”</p>

王羡之将“不在”二字咬的有些重。</p>

说到这,还故意停顿了片刻,任谁也能听得出来这其中的意思。</p>

“定会趁虚而入!一旦南下,不知是否能抵挡得住!”</p>

一番话话中,一语双关的意思很明显。</p>

表面上是说,安阳就在京城,云州变故很大,北苍知道有可能趁虚而入。</p>

另外一层意思就是:</p>

你敢夺我兵权,我就敢通报北苍消息让其知道安阳没有返回云州,你看北苍会不会南下?</p>

皇帝顿时脸色一变。</p>

他当然听出来王羡之的言外之意,他相信众臣没有一个听不出来的。</p>

话中勾结北苍的意思几乎就差明说了!</p></div> 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