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. 第八十章 量子靖难(1 / 2)

太监们在老朱的声音中,忙忙乱乱地将蹇义和杨士奇搬出去,送太医那边医治。</p>

而灵堂之中,大家也觉得头晕目眩,迫切的需要太医进来随时准备医治一下。</p>

就在这时候,老朱大喝一声:“纸笔伺候!”</p>

太监们虽然惊讶,却不敢怠慢,立刻呈上纸笔。</p>

老朱大笔一挥,用浓墨在白纸上写下一句狂草:</p>

“儿孙自有儿孙福,不管儿孙我享福!”</p>

写完之后,那憋在胸口的一股恶气啊,似乎也随着这一句而宣泄出来一些了。</p>

他拿着这写好了的纸,左右看看,目光锁定在失魂落魄的朱棣身上。</p>

他心想:他没有好继承人就算了,咱的好继承人,可不能因为这种事情而灰灰了啊,得救救!那堡宗怎么救,就交给这老四去考虑吧,咱先考虑救救咱的继承人就好了!</p>

他说:“老四!”</p>

朱棣:“……”</p>

朱棣麻木抬头,目光涣散,被打击得都不会说话了。</p>

“拿着!”朱元璋将这卷宣纸,塞入朱棣手中,“记住,这是咱的圣谕!”</p>

不得不说,关键时刻,老朱还是爱他儿子的。</p>

【土木堡的成因可以具体分析,但人品不可以分析,就是纯粹的烂和辣鸡。</p>

哦抱歉,不够严谨,最严谨的一个词是:汉奸。</p>

要不是有于谦,大明也是和宋、清一模一样的发烂、发臭。我们欢聚在这里,就是为了人口一Tui堡宗唾沫。】</p>

朱棣活过来了:“Tui!”</p>

朱元璋也是冷哼:“不错,汉奸者,人人得而tui之!”</p>

于是一时之间门,灵堂之内,响起了此起彼伏的tui声。</p>

皇子们都在tui他!</p>

【懒得多说他,继续。</p>

总之,8月13日,成国公朱勇等死了一堆。</p>

8月15日,英国公张辅等死了一堆。</p>

御驾出征前,堡宗令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,该习惯传承自他老爹朱瞻基,朱瞻基出去浪时都让弟弟襄王朱瞻墡看着。</p>

8月16日,当锦衣卫校尉袁彬抵达北京,带来堡宗被俘虏,并希望孙太后等筹备金银珠宝赏赐也先的消息时。</p>

文武百官都:……】</p>

朱棣眼中布满血丝:“朱勇也死了!我那张玉、朱能的后代,都死光了吗?”</p>

没有啦。</p>

大家想,张玉那车轮后代,刚刚还在坟头斗舞呢。</p>

朱樉在旁边感慨:“一次干掉两个国公,朱棣,你不如也;大侄儿,你也不如也;老爹,你也……您……您比他强。”</p>

朱元璋此时没有心思管朱樉。</p>

他很担心:“这孙氏一介妇人,不会就这样被吓唬住了吧?”</p>

【彼时,明朝的西南方向刚刚结束长达九年、举全国之力的四征麓川,又碰上了贵州苗族叛乱。</p>

东南方向是波及福建、江西、浙江数省的叶宗留、邓茂七矿工起义。</p>

明朝此刻最能领兵的三个人,王骥、陈懋(陈亨之子)、蒋贵都在南方。</p>

京城只有不足十万兵马,大家慌的一批,各种哭哭哭。</p>

徐有贞等人就开始提议南迁。</p>

朱棣留下的四朝老臣胡濙驳斥道:我老领导把陵墓放在北京就是为了警示子孙不可迁都!</p>

兵部侍郎于谦更是愤然道:提议南迁者,斩!我们还是快召天下之兵勤王吧!</p>

内阁大臣陈循附议,于是众皆从。如此,朝堂被于谦等人稳住了。</p>

孙太后毕竟爱子心切,还比较犹豫,太监李永昌就用靖康耻、南宋事谆谆言之,孙太后被说明白了,就下定了守北京的决心。】</p>

老朱长吁一口气:“孙氏,还是个识大体的!”</p>

朱棣先骂了一声:“这徐有贞,该死!”</p>

老朱也骂他:“咱早说过了,你的子孙跑得了,你的坟跑得了吗!”</p>

朱棣心有余悸,又夸了那坚决守北平的两人:“好于谦,好胡濙!那些南迁者,斩了带到我坟前剥皮萱草也是好的,我不怕脏了坟头,罪人的血才是最好的祭品!”</p></div> 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