碰触到杨辰的目光,宋仁身躯一震,赶紧垂目,犹豫片刻,咬牙说道。
</p>
“回禀陛下……”
</p>
“他们在想着,怎么乘势而起,接替曾经那些世家大族的位置,把原本这些大族占着的好处,都夺到自家门庭。”
</p>
“嗯。”杨辰点头,“这才是实话。”
</p>
“不止他们,宋爱卿你也想过吧?”
</p>
宋仁慌忙跪拜在地,“臣不敢!”
</p>
杨辰注视着跪拜在自己脚下的宋仁,沉默不语。
</p>
御书房陷入寂静。
</p>
寂静到宋仁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。
</p>
时间在流逝,每一秒变得无比漫长,让他备受煎熬。
</p>
此时杨辰的目光落在身上,好似鞭笞。
</p>
不知过了多久。
</p>
直到宋仁额头汗珠滑落,杨辰的声音才传来。
</p>
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”
</p>
“人之道,损不足而补有余。”
</p>
“贪念是人之本性,能把这个贪字控制在牢笼中,才是智慧。”
</p>
“这个笼子可以大些,但不要把笼子打破。”
</p>
“因为朕就站在笼子外面!”
</p>
“宋爱卿,你身为宰辅,总领群臣,你肩上的担子很重,接下来该怎么做,你清楚了吗?”
</p>
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
</p>
人之道,损不足而补有余。
</p>
宋仁心底不断回想着这两句话,心神震撼,结合杨辰后面的话,有所明悟,身子压得更低,恭声道。
</p>
“臣谨遵陛下教诲!”
</p>
“嗯。”杨辰从怀中拿出一份密报,递给宋仁。
</p>
“西北战事焦灼,粮草、军饷的调集发放,你亲自督办。”
</p>
“是。”宋仁接过密报。
</p>
只见上面都是他看不懂的暗语,但下面做了批注,上面的字迹,他是能看懂的。
</p>
上面记录着西北大战此时的战况。
</p>
其中很多详情都是传回的官方战报中没有的。
</p>
虽然江瀚、阎国公、仲晨三人合力统兵对战大燕、西凉。
</p>
并且还有吐蕃在旁策应。
</p>
但这一战,大燕、西凉联合,倾举国之力,大战历时近一年,越发焦灼。
</p>
西北各州,尤其是洪州为了供给粮草,府库的粮仓已经空了,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。
</p>
历经了明王割据自立的洪州,从收复以来,还不到两年,百姓的元气还没有恢复过来。
</p>
这时候,官府若再征收粮食,恐怕激起民变。
</p>
对于西北之战,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粮草供给。
</p>
这时候,光靠西北几州调粮显然是不够的。
</p>
必须从京都范围运粮支援西北。
</p>
但是自京都去往西北的粮道并不安全。
</p>
这一路粮道盘踞的几大世家都是豪族联盟的人。
</p>
但他们隐藏的极好,在有地方豪族世家叛变为北漠打开方便之门时,他们并没有任何动作,反而还表现的一副公忠体国的样子。
</p>
甚至在先前对那些逆臣的审问中,这几家也是没有被供述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