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五十二章 这可能么陛下疯了(1 / 2)

“大唐三十六州,通过乡试的有三千六百余人。”</p>

“这其中,寒门子弟竟只有区区六人。”</p>

“平民子弟,更是一个没有。”</p>

杨辰仔细的看着那长长名单,眉头微皱。</p>

“黄爱卿,这事你怎么看?”</p>

黄宗衡听出杨辰言语间的不悦。</p>

他心思通透,自然知道杨辰推行科举,选拔人才确实是主要的目的。</p>

但同时,还有一层目的,那就是为了能重用寒门甚至是平民子弟,以此打破贵族大权独揽,对抗皇权的局面。</p>

而此时,三千六百多名举人,寒门子弟寥寥无几,平民子弟一个没有。</p>

杨辰定然不悦。</p>

黄宗衡心中微微思量,小心翼翼的回道。</p>

“陛下,这科举初行。”</p>

“各州乡试,要说一个徇私舞弊的都没有,那是不可能的。”</p>

“但这结果……却也是意料之中。”</p>

说到这,黄宗衡瞄了一眼杨辰,见他面色还算平和,便继续说道。</p>

“贵族子弟自幼,不是有族中学识过人的族老亲自教授知识,便是请学识渊博的大文士来族内授课,而且用的都是纸制书籍。”</p>

“小贵族们,也能集数家之力,合力开办私塾,供族中子弟读书习字。”</p>

“寒门子弟,家境殷实的,倒也能请来先生,或者走通关系,去贵族开办的私塾中,但纸质书籍太过昂贵,他们只能用的起竹简。”</p>

“竹简刻字,本就繁琐艰难,能记录的内容,也比纸质书籍,不知少上多少……”</p>

“所以…这接受的知识,便远不及贵族子弟了。”</p>

“至于平民百姓,他们可能一辈子,连一片刻着字的竹简都没见过…”</p>

黄宗衡说到这,没再继续说下去。</p>

因为不用说下去,谁都知道,平民百姓,忙着生计,已是精疲力尽,别说他们根本见不着书,就算把书放在他们眼皮底下,他们估计看都不会看一眼。</p>

杨辰看着手中长长的名单,眉头微皱。</p>

黄宗衡说的,道理他其实都明白,但是他没想情况这么严重。</p>

说到底他前世生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,即便他知道古代物质的匮乏,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,还是理解的不够深刻。</p>

而他一来到这个世界,就是现在权力巅峰的皇帝,虽说人在古代,但他哪里能亲身体会的到底层人民的生活。</p>

在这时代局限下,想要完全实现杨辰心中所想,依旧是任重而道远。</p>

沉吟片刻。</p>

杨辰开口说道。</p>

“既然如此。”</p>

“朕便在各州开设私塾书院,供寒门、平民子弟读书。”</p>

黄宗衡闻言,眼神闪动,躬身说道。</p>

“陛下…这私塾怎么收费?”</p>

“收费?既然是给寒门、平民子弟用的,那收什么费?免费的。”</p>

黄宗衡闻言,脸色大变。</p>

“这…陛下,免费的话,这可是一笔足以拖垮国库的财政开支。”</p>

“陛下,三思啊!”</p>

杨辰微微一笑。</p>

“黄爱卿莫慌,虽说是免费,但并非全是国库支出,这个朕心中有数,你不必多虑。”</p>

并非全由国库支出?</p>

黄宗衡微微一怔,随即想到了什么,不再多问。</p>

总而言之,又有一批人要倒霉便是了。</p>

“陛下…这就算建了私塾……也没那么多书去读啊。”</p>

“这要是新刻书的话。”</p>

“刻竹简,一方面耗时巨大……再有刻书的开销,也是一笔巨款。”黄宗衡有些为难。</p>

他知道如今的杨辰财大气粗。</p>

但再怎么有钱,也不能这么挥霍啊。</p>

就算他不是户部尚书,但这账他还是会算的。</p>

杨辰仿佛根本没看到黄宗衡的为难表情,龙袍一摆。</p>

“用什么竹简?都用纸!”</p>

都用纸?!</p></div> 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