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位让贤?!</p>
高守义老眼震动。</p>
这是第一个拿他开刀了啊……</p>
他有心反驳,可是当他抬眼看向杨辰身前那一摞账本之时,心中蔚然一叹。</p>
其实他不是没想过,杨辰只是借着徐家被查,虚张声势。</p>
但他不敢赌啊。</p>
谁也不敢保证,杨辰有没有将高家,也查到徐家那种程度。</p>
心中一番挣扎后,高守义垂下眼帘。</p>
“臣叩谢陛下皇恩。”</p>
“陛下体恤之情,老臣铭记在心。”</p>
高守义话音落下。</p>
礼部大臣们,以及与高家合作密切的大臣,都是如丧考妣。</p>
他们团结一心,与皇帝对抗,最终他们还是没能守住利益,反而将要失去更多。</p>
杨辰点了点头,笑着问道。</p>
“嗯,高爱卿那你觉得,这太和殿上,哪位能胜任这礼部尚书一职?”</p>
高守义心里一个机灵。</p>
都到现在了,皇帝还在给我挖坑?</p>
唉…</p>
“回禀陛下,臣心中并无人选,全凭陛下定夺!”</p>
杨辰闻言,又看向其他人。</p>
“那其他诸位,可有人选?”</p>
“大胆说出来嘛,咱们来一起讨论下。”</p>
“朕向来集思广益,从谏如流,这你们都是知道的。”</p>
杨辰这话落在一众礼部大臣的耳朵里,差点把几个高守义的铁杆大臣,直接气晕过去。</p>
您老人家,什么时候集思广益了?</p>
从谏如流?</p>
杀人如麻,这倒是您老人家的拿手好戏!</p>
他们心中如此发泄着心中不甘,可却半句话不敢多说。</p>
他们是老了,但还没糊涂,也还没活够呢。</p>
满朝文武沉默着,无人回话。</p>
这时宋仁上前一步,带头说道。</p>
“臣等愚昧,心中并无人选,陛下慧眼识珠,理应由陛下做主!”</p>
紧接着。</p>
大殿之上,群臣都是如此说辞。</p>
杨辰嘴角微掀。</p>
“嗯,朕心中倒是有一人选。”</p>
“此人先是于西北督战,打败大燕、西凉两国军队,而后又调和江湖与朝廷的矛盾,处理的恰到好处!”</p>
“倒是有几分才能。”</p>
此言一出。</p>
大臣们都知道杨辰说的是谁了。</p>
除了京兆府尹黄宗衡,还能有谁?</p>
但是以黄宗衡的家族背景与出身,能做到京兆府尹这正四品的京官,已经是爬的够高了。</p>
礼部尚书这等位高权重的位置,岂是他这等出身可以染指?</p>
群臣一时之间面面相觑。</p>
但最后都是一声没有。</p>
杨辰这是摆明了要扶持心腹上位,又赶在这节骨眼上,他们谁也不敢先开口。</p>
宋仁心思通透,躬身应道。</p>
“陛下可是说的黄宗衡黄大人。”</p>
“臣也觉得黄大人,是这礼部尚书之位的不二人选呐!”</p>
杨辰看向宋仁笑道。</p>
“呵呵,宋爱卿独具慧眼啊!”</p>
紧接着。</p>
杨辰扫视群臣。</p>
“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呢?”</p>
“黄爱卿可否胜任啊?”</p>
感受着杨辰的目光,大臣们接连开口。</p>
“臣认为黄大人可以胜任!”</p>
“臣附议!”</p>
“臣附议!”</p>
“……”</p>
一个又一个大臣同意下来。</p>
最后礼部大臣们,也都是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答应了。</p>
知道大殿之上,最后一个人亲口同意之后。</p>
杨辰朗声道。</p>
“好!那此事就这么定了。”</p>
“今日早朝之后,黄爱卿与高爱卿就进行交接之事。”</p>
“宋爱卿负责统筹。”</p></div> 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