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五十九章 京都波澜有意为之(1 / 2)

宋仁一边说着,一边偷偷看着地看着杨辰。</p>

“而且这件事…”</p>

“恐怕仲太师也不会同意的。”</p>

话音一落,宋仁低头躬身。</p>

杨辰微微一笑。</p>

“宋爱卿不比紧张,朕现在就想问问你。”</p>

“朕的决定,抛开其他,你支持与否?”</p>

宋仁闻言,后背微微冒汗。</p>

“臣自然是支持陛下的。”</p>

“但豪门权贵,也不得不考虑啊!”</p>

宋仁说着,一咬牙,拱手说道。</p>

“陛下,您如今确实深得民心。”</p>

“可是这豪门权贵的心,却也不得不拉拢啊。”</p>

“百姓确如这负舟之水,但豪门贵族,确实这汪阳大海的定海神针呐…”</p>

“百姓凄苦,民怨沸腾,或可掀翻朝廷这艘大船…”</p>

“但豪门贵族对陛下心有怨念,累积喷发,也必将搅动风云,掀起骇浪啊!”</p>

“臣请陛下三思啊!”</p>

宋仁高呼一声,噗通一声,跪拜在地。</p>

自杨辰励精图治,推行新政以来。</p>

确实大唐民生有所改善,天下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好转。</p>

但是这份好转,在宋仁看来,是以牺牲权贵豪门利益为代价的啊。</p>

对权贵略有打压,这也还好,可一但压得过了,那势必会引起反弹。</p>

杨辰看了宋仁一阵,笑着说道。</p>

“宋爱卿起来,坐下说话。”</p>

“你的担忧,朕心里有数。”</p>

宋仁听杨辰竟然没有斥责他,心头先愣后喜。</p>

他抬头看向杨辰,突然又怔住了。</p>

因为此时,杨辰脸上的笑容,有些意味深长。</p>

宋仁脑中灵光一闪。</p>

莫非……陛下此举,另有深意?</p>

他心中念头刚起。</p>

杨辰已经开口。</p>

“呵呵,宋爱卿你觉得,朕这番决定…”</p>

“礼部那些老家伙们,会不会誓死不从?”</p>

宋仁点头。</p>

“定会誓死不从。”</p>

杨辰高深莫测地一笑。</p>

“那你说,推行科举、封妃大典、理经使任免,这三件事撞到一起,这京都会不会,掀起些波澜?”</p>

宋仁眨巴了下眼睛。</p>

“会,而且风波不会小。”</p>

杨辰手指敲着龙案,笑着说道。</p>

“朕就需要这波澜。”</p>

“借着这份波澜,黄宗衡会就任礼部尚书;京都各豪门世家的势力会再次持平;豪门权贵、寒门、百姓也将在这次波澜平息后,处于平衡。”</p>

宋仁细细咀嚼着杨辰的话,似有所悟。</p>

“宋爱卿,附耳过来。”</p>

杨辰话音一落。</p>

宋仁赶紧凑上前去。</p>

一个时辰之后。</p>

宋仁从御书房出来,向宫外而去。</p>

阳光照在他肩膀上,让他感到有些许炙热。</p>

宋仁不由得加快了脚步,心中不禁感叹。</p>

唉…还得是陛下啊…</p>

高…实在是高!</p>

……</p>

黄昏时分。</p>

阳光柔和泛黄之时,</p>

处理完奏折的杨辰,自御书房走出。</p>

他深邃的眸子,在夕阳映照下,熠熠生辉。</p>

如今大唐内部,反王已除,权臣俯首,江湖一统。</p>

大唐之外,北域有四盟国牵制,西北、西南,大燕、西凉、吐蕃尽皆议和。</p>

接下来正是发展大唐的黄金时机。</p>

不过大唐的经济民生要想真正发展,步入正轨。</p>

那权贵豪门就必须要修理一番。</p>

不然吃拿卡要之风盛行,都以贪墨国库为能事。</p></div> 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