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王冲着龙椅上的杨辰,大声说了一声。</p>
“臣,领罚!”</p>
话音一落,庆王转身,大步流星的向殿外行去。</p>
庆王就这么被押走了。</p>
朝堂之上,再次回归了寂静。</p>
此时,有些老臣已经跪地双腿发麻,但是他们却不敢乱动。</p>
曾经不可一世的庆王,都对陛下认怂了,他们怎么敢造次。</p>
大殿中让人窒息的寂静,足足维持了数十个呼吸。</p>
杨辰才开口:“各位爱卿起来吧!”</p>
“谢陛下!”</p>
“……”</p>
一众大臣,如蒙大赦,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。</p>
“除了流民之事,可还有事启奏?”杨辰的声音传来。</p>
群臣面面相觑,没人敢站出来。</p>
这时候,要是没有流民起义大的事,哪里还敢拿出来说。</p>
安静了片刻,兵部侍郎一咬牙,上前一步。</p>
“臣有事启奏!”</p>
“讲!”</p>
兵部侍郎紧张的嘴唇,微微有些颤抖,从怀中拿出一打信件,躬身说道。</p>
“陛下,臣弹劾明王,明王爷七日之前,于西北聚集江湖草莽,多达数千之众。”</p>
“而且,与西北驻军将领,有密切往来,有探子截获书信,多是军队调动之事,其举动实在可疑,望陛下明察!”</p>
杨辰看着兵部侍郎那举着信件,极力克制但是微微颤抖的双手,眼中带着玩味的笑意。</p>
“呈上来!”</p>
杨辰拿到书信,翻看了下,收入袖中,威严开口。</p>
杨辰没有细问询书信的事,兵部侍郎心底松了一口气,虽然之前庆王已经与他做了严密的部署,但是方才庆王被带下去的情景,还是让他心底发怵。</p>
但是他哪里知道,杨辰回京的途中,就已经打定主意,要将明王逼到明处。</p>
既然已经确定明王终究是要反,不如先让他自己跳出来。</p>
这弹劾,正中杨辰下怀。</p>
杨辰连群臣对明王之事的看法,都没有询问,就又问道。</p>
“各位爱卿,可还有事启奏吗?”</p>
这次再没有人站出来。</p>
杨辰微微点了点头:“那就退朝吧!”</p>
这一声退朝,可谓是让众臣如释重负。</p>
当群臣转身纷纷向殿外行去是。</p>
杨辰的声音再次响起。</p>
“林爱卿,你留下!”</p>
杨辰的这一声,让大臣们又起了异样的心思,朝堂之形势,千变万化。</p>
他们都是人精,皇帝的一举一动,他们都会反复琢磨。</p>
今日这次早朝,看似随着杨辰的出现,一切都平息了,但是他们都看到了,涌动的暗潮。</p>
突然起义的救命,庆王挑头的逼宫面圣,明王于西北的异动,这一切绝非巧合。</p>
这种局势下,他们只要踏错一步,就是身首异处的下场。</p>
当群臣各怀心思,退去之后。</p>
太和殿内,就只剩下,林幕一个大臣。</p>
这段日子,低调到几乎没有存在感的林幕,此时就这么暴露在杨辰的审视之下。</p>
林幕表面不悲不喜,心中已经是千头万绪。</p>
杨辰看着林幕,脸上的笑意,让人难以捉摸。</p>
“林爱卿,好久没有跟朕谈心了。”</p>
“朕对你,甚是想念呐!”</p>
林幕闻言,露出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。</p>
“陛下对老臣的恩宠,老臣愧不敢当啊!”</p>
杨辰缓步来到林幕面前,重重拍了下林幕肩膀,这一下拍得林幕一个列些。</p>
“走,随朕去御书房,今日咱们君臣好好叙叙旧!”</p></div> 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