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王不屑一笑。</p>
“陛下,所施之政,在臣看来,不过是一边愚弄那些贱民,一边又讨好他们。”</p>
“这其实就是多此一举,本末倒置!”</p>
杨辰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。</p>
这庆王当真狂妄,丝毫不将朕放在眼里。</p>
不过杨辰也知道,庆王有嚣张的资本。</p>
大唐边境,驻军十二处,有六处驻军主将都是庆王旧部亲信。</p>
虽然庆王被先帝卸下了天策上将一职。</p>
失去了京都范围的兵权。</p>
但是边境六处驻军,足足三十万军队,还是庆王的死忠。</p>
一但庆王有难,三十万驻军必定挥师京都。</p>
所以庆王这些年才如此狂妄,借着这威势,向朝廷要钱要粮。</p>
而边境将士得了好处,越发效忠庆王。</p>
导致庆王威势更盛。</p>
这几乎成了恶性循环。</p>
杨辰心里清楚,如果庆王真是龙首面具人,有谋逆之心,一但兵戎相见,他的胜算不足五成。</p>
不过庆王的话说到这里了,杨辰倒想听听庆王的想法,语气森寒说道。</p>
“那庆王有何高见啊?”</p>
庆王大臂一挥:“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是食肉者!”</p>
“那些贱民不过是养料罢了,要想拉拢民心,那也应该拉拢地主豪强!”</p>
“给那些贱民好处,有什么用?”</p>
“只能让他们认不清自己的位置,不分尊卑!”</p>
杨辰闻言眼眸扫过在坐的皇亲,发现他们对庆王的话,都很赞同。</p>
在这个时代,封建贵族的统治思想,尊卑秩序,确实是根深蒂固啊。</p>
杨辰不急不缓的反问: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!”</p>
“天下庶民,如果食不果腹,活的不如猪狗,奋起反抗,庆王当如何?”</p>
庆王闻言,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,仰首大笑。</p>
“哈哈哈哈……当如何?”</p>
“当杀!”</p>
“贱民胆敢反抗,那就杀!”</p>
“杀到他们跪地求饶!”</p>
“杀到他们不敢反抗!”</p>
庆王的言语中,布满了森然的杀气。</p>
浓重的杀伐之气,让在坐的一众小辈,感觉呼吸为之一滞。</p>
杨辰看着杀气腾腾的庆王,摇了摇头,他心里清楚。</p>
跟这个时代的王公贵族,讲什么人人平等,共建和谐社会。</p>
那就是对牛弹琴。</p>
也不纠结,用他们能理解的话说道。</p>
“杀得了一次,那反复镇压杀戮几次后。”</p>
“民生凋敝,百姓对生活失去希望,庶民不事生产。”</p>
“统治者吃什么?穿什么?”</p>
杨辰这么一说,在坐的皇亲也有在朝中为官者,都是露出沉思神色。</p>
确实陛下说的有理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</p>
明王此时看着杨辰,眼中情绪复杂难明。</p>
在所有人都被杨辰的话引起沉思时,庆王冷酷一笑,抓起一壶酒,仰头痛饮。</p>
饮尽酒水,庆王将酒壶一把拍在桌子上。</p>
“哈哈哈哈……这有什么?”</p>
“去抢啊!”</p>
“天下之大,何其广袤,只需要掠夺一国,放养一国。”</p>
“只要兵强马壮,那就唯大唐独尊!”</p>
杨辰听得直摇头。</p>
这些日子,杨辰对大唐历史了解的多了起来。</p>
心中清楚,庆王所说的,就是大唐以往的行径。</p>
大唐皇室执着于开疆拓土,不重视国家发展。</p>
开始凭借朝中猛将,也开阔了一些疆域。</p>
后来,国内经济逐年衰退,农业衰败,国力衰弱。</p>
而且连年征战,大唐也树敌颇多。</p>
这也是导致大唐,如今内忧外患的重要原因之一。</p>
“庆王,你说兵强马壮!”</p>
“兵从何来?”</p>
“民不强,兵何以强?”</p></div> 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