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塔林(1 / 2)

舍利,又称舍利子,源自梵语,意为骨身或遗骨。</p>

相传为佛陀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,后来也泛指佛陀、高僧的遗骨,成为原身的一种形象延伸。</p>

这一点东西方文化中都一样,比如基督用过的圣杯,戴过的荆棘环一样,被赋予了神性。</p>

所以我们就能看到,在许多文艺小说,影视作品之中,舍利子被描绘成为了拥有特殊能力的神奇存在。</p>

而如果这神奇的舍利本身的出处也足够传奇呢?</p>

“佛陀?指骨舍利?”</p>

程以在得到答案的这一刻,声音都变了,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给扼住了喉咙。</p>

饶是程以心中本已猜中了几分,此时法净解开的这份谜底,已经让程以感到吃惊。</p>

舍利是有很多,高僧火化的也是舍利,佛陀传下的也是舍利,但前者与后者只见的差别...天渊之别!</p>

而报恩寺中,便藏着一枚佛陀的指骨骨舍利!</p>

而且还是原本预备进贡给皇室以做收藏,却被朝堂反佛的高手击碎的...这些都又为它添上了一层传奇色彩。</p>

而便是这样一件出身高贵,命途多舛的至宝舍利,居然便藏在这间深山古寺之中。</p>

想想,还真是委屈了!</p>

程以的眼睛死死的瞪着法净:“这是真的假的?你不是说,便是报恩寺中,对于至宝的传言,也是讳莫如深吗?你又是如何知道这些的?”</p>

稍早些的时候,法净更程以提到过:报恩寺中,他们这些最底层的杂役弟子说是僧人,其实不过是出家的佣人罢了,寺中关键,从来无权知晓...</p>

法净嘴角露出一抹苦笑:“报恩寺中,杂事众多,像小僧这样的僧侣,总有做不完的活,每当困了累了的时候,小僧唯一的慰藉,便是在那藏经阁中躲藏起来,看上几卷经文杂书罢了。”</p>

“寺中普通弟子虽然不知,但主持和其亲传弟子们却是知道的。虽然寺中避讳此事,可我在藏经阁中他们遗留下的书稿之中,多少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,再认真研究,仔细验证,也就知道了!”</p>

程以这才明白过来:原来,这还是一位喜欢看书爱好学习的研究僧啊!失敬失敬!</p>

说道这里,法净笑道:“说道这里我多说一句,施主可知道,那些寺中前辈们的手稿之中,被骂的最多的人是谁?”</p>

程以笑了笑,心中若有所悟:“这还用猜吗!自然是那位武圣境界,号称陆地无敌的傅奕,傅仁均。”</p>

“其实若非这寺庙之中,只有少数人有资格知道这些秘辛,恐怕要骂那位傅仁均的,还得多上几十倍不止呢!”</p>

可怜!可叹!可悲!</p>

这报恩寺中,更多的僧人,连骂傅仁均的资格都没有。</p>

主持方丈——亲传弟子——杂役弟子,这便是这报恩寺中的阶层划分,如同金字塔一般,等级森严,壁垒分明。自从初代祖师在此立下根基,百余年间,这种以主持 七大亲传弟子为核心的模式,从未变过。</p>

其中人数最多的,便是程以见过的那些人蜕,正如程以之前猜想的那样,属于这佛门清净地里面,最底层的做牛做马的那批人...</p>

程以这句话,引起法净不少共鸣:</p>

“佛说:众生平等。可是在寺中这些年,小僧却未曾见识。小僧于藏经阁中遍览群书,心中却依旧困惑,此等,大概唯见我佛,未见真佛,方才能解脱吧!”</p>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/p>

随后的时间里,程以又细致的询问了法净许多问题,而法净也正如他之前答应的那般,耐心细致的一一解答。</p>

包括报恩寺中有几处佛堂,几处经堂,几处精舍,方丈日常如何,七位亲传弟子日常如何,众僧日常作息,田产几处,财产多少,哪位亲传弟子日常负责哪一方事物,寺中供奉了几尊佛陀,几尊天王,几尊菩萨等等。</p>

法净都给出了让程以祝购物满意的解答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