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充的尸体被快速送到杨峥面前。</p>
“看来钟会不蠢。”杨峥笑道。</p>
如果不送贾充,可以借由此事,率四十万大军南下,拿下许昌。</p>
在道义上也站住脚,这年头做任何事都需要一个借口。</p>
卫瓘道:“留下贾充,便是钟会的污点,今后何以安抚江东士人?”</p>
“自作孽不可活,来人将贾充的人头与司马炎挂在一起!”</p>
“唯!”赵阿七提着人头下去了。</p>
钟会之所以这么听话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想打了,吴军北上,冻死冻伤不少人,军心震动,若再掀起大战,一旦失败,钟会很可能就是诸葛恪的下场。</p>
当然,杨峥也不想打了,将士们归心似箭,中原名义上归秦,不稳定的东西太多,也打不起来。</p>
邺城大军分批次返回关中。</p>
不过所有人可以回去,杨峥还要坐镇邺城一段时间,镇一镇关东士族。</p>
贾充的人头刚刚送来,王业的三族、其他的司马家旁系宗亲也陆陆续续被送入邺城。</p>
长街上又跪满了人,哭号震天。</p>
杨峥没有心软,这些人哭嚎,总比历史上五胡乱华时数千万百姓哭嚎强。</p>
邺城又是一场血流如河。</p>
夷了王业三族,杨峥忽然想起还有一个罪魁祸首——王沈!</p>
太原王氏出生,前司空王昶之侄。</p>
似乎暗中有人在保护着他,这么多天,也不见地方搜捕,锦衣卫更是没查到人。</p>
太原王氏影响深远,与琅琊王氏、东海王氏颇有渊源。</p>
从汉末起,王氏便是数一数二的大士族。</p>
“必是有人暗中窝藏此人!”卫瓘道。</p>
杨峥冷笑道:“能窝藏他的还有谁?不是王浑,便是王祥!”</p>
别看王祥一把年纪了,能量不小,几十年来,名动天下,琅琊王氏正是在他手中发扬光大。</p>
卫瓘抛出一个问题,“那么陛下除不除此人?”</p>
说实话,为曹氏做到这个份上,已经差不多了。</p>
以当初的形势,曹髦将计划透漏给这么多人,本来就是一大败笔,王沈、王业知道曹髦要动手,若是无动于衷,事后肯定会被司马昭灭门。</p>
而曹髦即使冲到司马昭面前,也不可能杀的了司马昭。</p>
乱世之中,趋利避害,人之本性而已。</p>
不过出卖君主这种行为,杨峥若不追究,岂不是开了一个坏头?</p>
“传召各郡各县,务必搜捕王沈!”</p>
“唯!”文吏们立即起草诏书。</p>
卫瓘道:“此事恐怕没这么简单。”</p>
“哦?”杨峥倒是没往深处想。</p>
“能隐匿王沈三族者,绝非寻常人物,而陛下亦不能轻视此事,若臣所料不差,此事或许是关东士族在向陛下示威!”</p>
杨峥眉头一皱,是说话,自己已经对关东士族退了一步,没有追究他们。</p>
若按二十年前的脾气,只怕中原会再一次掀起腥风血雨。</p>
但今时不同往日,皇帝不是割据一方的军头,需要考量的东西太多。</p>
世上的事往往都是如此,你退一步,别人就会进一步!</p>
卫瓘眸中升起一道微芒,“陛下不妨拭目以待,他们必有后手!”</p>
“有意思!”忽然之间,杨峥反而有些期待了。</p>
期待他们能作死到什么地步。</p>
天下的争斗到了一个新的阶段,若不能平定内部,也就无从谈起灭吴了。</p>
关西关东的对立不是一天两天了。</p>
没让杨峥等多久,仅仅两天,事情就来了。</p>
驻守兖州的王浑上表密奏王濬在青兖擅自封赏士卒,结纳晋军降将降卒,又赈济青兖百姓,不提大秦,士民只知有王濬而不知有朝廷,不臣之心,昭然若揭,前前后后十一条罪状,每一条后面都有人证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