屯兵弋阳的司马炎极其郁闷,被气的满嘴水泡。</p>
想他的祖父、伯父、父亲何等的英明神武?</p>
但几个叔父却烂泥扶不上墙,唯一可堪大用的司马骏却支持司马攸……</p>
此战动用了二十余万人马,精心设计,四面围堵,居然还让孙皓支棱起来了。</p>
司马炎怎能不郁闷?</p>
“此战之关键在大司马!”贾充宽慰道。</p>
其实也不能怪司马家的三个王爷,洛阳中军精锐在冯飒大战中折损大半,仓促招募起来的士卒,装备、士气都没跟上。</p>
而吴军中的百越人一向凶蛮。</p>
加上各士族豪强精心训练的部曲,战力还是颇为可观的。</p>
晋军继承汉魏,采取世兵制,既家族世代为兵,为避免战争频仍士卒逃散,把士卒的家属集中管理,给一块土地耕种,形成军户、士家,子承父业,甚至祖孙三代同在军中,而且士卒年老之后也不能退役,成为辎重兵……</p>
军户士家差不多就是军奴,与屯田客、奴隶相差无几。</p>
军户只能与军户通婚,不得与平民婚配,军士逃亡,全家受重刑……</p>
其地位比普通百姓还要低。</p>
精锐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型的,需要血与火的考验,更需要激励。</p>
加上司马家的三个王爷原本就不是将才,被孙皓反咬一口也就在情理之中。</p>
“大司马只有三万人马!”司马炎郁闷道。</p>
“大司马虽只有三万人,却是中军精锐,无不以一当十,陛下不妨稍待。”</p>
能不能留下孙皓,就看石包愿不愿玩命了。</p>
“东莞郡王、琅邪郡王、梁王擅自出战,以致有此败,陛下若是不罚,则三军士气难以恢复。”一同出征的齐王司马攸拱手道。</p>
火气上来,司马炎一阵牙疼,司马伷、司马肜、司马伦能力是差了点,但却对他忠心耿耿。</p>
司马攸要降罪三人,在司马炎看来,就是在排除异己了,“两军交战,若是惩治主将,何以统兵?”</p>
司马攸道:“扶风王司马骏可担重任!”</p>
意思是二十几万大军的兵权交给司马骏!</p>
司马炎此战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战前统帅,诸军各自为战,所以才会出现三人的冒进,给了孙皓一线生机。</p>
“此事不可,临阵换将大不利也。”司马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。</p>
司马攸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岳父贾充,但贾充低着头,像是什么都不知道一样,既不得罪司马炎,也不得罪司马攸。</p>
谈话陷入僵局之时,侍中何劭进来禀报,“陛下,丁奉朔淝水而上,与孙皓合兵一处!”</p>
司马炎长叹一声,这场大战恐怕要到此为止了。</p>
石包终究没有拦截东吴水军。</p>
不料何劭话锋一转,“孙皓自恃兵力强盛,拒合肥旧城不走,声言要夺回新城,一雪弋阳之耻!”</p>
“嗯?”司马炎先是一愣,接着大喜。</p>
只要孙皓不走,那么就还有转机!</p>
“请陛下亲临前线,督战诸军,务必拿下孙皓、丁奉!”司马攸拱手道。</p>
司马炎的目光在司马攸脸上来回扫动……</p>
……合肥旧城与旧城相隔只有三四十里,旧城更靠近河道,也便于吴军进退。</p>
旧城原本被拆毁,吴军在其上筑起营垒。</p>
孙皓击败司马家三王之后,气焰越发嚣张。</p>
也更加刚愎自用。</p>
“司马家不过如此!新城乃江东头上利剑,安能不取?”孙皓信心高涨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