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8章 借势(1 / 2)

争魏 苍穹之鱼 2968 字 2023-03-24

淮南。</p>

钟会收到杨峥的回信之后,不屑道:“枉我以为杨兴云乃英雄尔,不过也是守土之犬,天予不取反受其咎,他不要,只能让司马家的小儿来了。”</p>

蒋斌看了信之后,拱手道:“秦王所言,亦是老成持重,虽然去年丰收,但淮南人口不足,破吴……”</p>

“正是因为淮南实力不足,所以需要借势!”</p>

“但司马炎岂会轻易伐吴?”</p>

“以前不可能,现在则大有可能,司马炎欲称帝,必借伐吴之功,否则他这个皇帝没有半点威信!”钟会自信到自负。</p>

蒋斌理智上不相信,但淮南大战,原本必死之局被钟会盘活了,所以他不得不将信将疑。</p>

钟会看出蒋斌的疑虑,耐心解释道:“颁行占田制以来,中原国力鼎盛,如烈火烹油,淮南一隅之地,无论如何屯田,都比不过中原,我不为司马炎寻些事做,消耗其国力,司马炎早晚会盯上淮南!”</p>

所谓淮南,其实也就寿春、合肥这一片。</p>

其他的地区要么是无人区,要么吴魏犬牙交错,根本不具备发展的潜力,比淮北差了太多。</p>

颍川的来信中,明确要求钟会不得北上。</p>

这是一个政治默契。</p>

钟会不北上,换来的是颍川门阀的暗中支持。</p>

没有他们支持,钟会就是水中浮萍、无根之木。</p>

“都督英明!”蒋斌叹服道。</p>

“东吴出了孙皓,乃天助我也!”钟会眼神深邃了许多。</p>

寿春大战时,他本已放弃了,却没想到峰回路转,司马昭病亡,司马炎急着赶回洛阳夺权。</p>

既然老天不让自己死,说明还有大造化在后面等着。</p>

钟会对此深信不疑。</p>

“那么都督如何挑起司马炎伐吴?”蒋斌好奇道。</p>

钟会诡异一笑,“此战不仅要借司马炎之势,也要借东吴之势!”</p>

“都督英明!”蒋斌很聪明的没有再问,钟会愿意说,一定会自己嘚瑟出来,不愿说,问多了反而令其生厌。</p>

钟会背后站着的势力,蒋斌深深忌惮。</p>

若当初听从司马昭的招抚,杀了钟会,恐怕他现在也死无葬身之地。</p>

或许司马昭正是因此而死于非命。</p>

蒋斌对自己的前途忽然感觉不安起来。</p>

仿佛只是一颗任人操控的棋子,棋子命运大多不太妙。</p>

钟会口口声声共享富贵,但这句话说多了,效果自然大打折扣……</p>

此刻洛阳,司马炎距离大位只有一步之遥。</p>

司马家三世的努力终于要在他身上修成正果,所以司马炎非常爱惜羽毛,注重名声。</p>

任何事都需要名正言顺,司马炎身上没有功业,心中就没底。</p>

王莽的殷鉴不远。</p>

即便登基了,也会被人拉下来,死无葬身之地。</p>

原本司马昭就可以称帝的,只不过曹髦拔剑登辇,喋血街头,让司马昭从此与皇位无缘。</p>

司马家的名声毁了,所以只能在功业上做文章。</p>

这几年占田制蓬勃发展,编户的百姓越来越多,粮食也是连续几年丰收,仅京畿地区就收粮百万石。</p>

户籍上人口超过八百万!</p>

司马炎令贾充、裴秀、荀勖制定新律,一心扫除汉魏以来的颓势。</p>

甘露九年春,鉴于曹魏兴起的奢靡之风,矫以仁俭,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,并严禁豪强私募佃客。</p>

司马炎掌权的这一年来,在张华、裴秀等人辅佐下革新政治,振兴经济,厉行节俭,推行法治,极大的促进了中原的繁荣。</p>

手上粮食多了,人口增长,自然就要拔剑四顾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