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事以后可以交给嵇康去弄。</p>
嵇康是不是卧龙杨峥不知道,但他的学术水平绝对是当世翘楚。</p>
在青营子弟和世家子弟的努力下,流民的基本生存的得到保障。</p>
雁门代郡境内到处都是新挖的窑洞。</p>
商周时期,便有窑洞存在,诗经有言:陶复陶穴。说的就是最早的窑洞。</p>
遮风挡雨,挖建方便,算是因地制宜。</p>
食物则是统一供应,一日两餐,偶尔有肉粥。</p>
杨峥几乎一整个冬天都在雁代定襄三地来回跑。</p>
样子还是要装一装的,带着护卫深入流民之中嘘寒问暖,送些牛羊肉、羊裘、干草席、烈酒等物,无论是鲜卑人还是匈奴人、蠕蠕人都感动的热泪盈眶。</p>
别看部落大人们一个个老谋深算,底层百姓民风极为淳朴。</p>
现在这些大人贵人豪酋们全都被“请”进了长安。</p>
牛羊财物能带走,但土地带不走,杨峥直接均田给百姓。</p>
自古笼络人心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均田免赋。</p>
这一套操作下来,匈奴人和鲜卑人直接把杨峥当成了圣人。</p>
杨峥说什么,他们就信什么。</p>
不过信任归信任,该有的法度还是一样不少。</p>
五家一伍、两伍一什、十什一里,三里一亭,一样不少。</p>
伍长、什长、里长,全部从退役秦军中挑选。</p>
亭长则是为锦衣卫准备的,麾下一百游骑,负责缉盗、平叛、镇压等事。</p>
除此之外,并州的连坐制度是秦国最严厉的。</p>
一家作奸犯科,若不揭发检举,全伍连坐受罚。</p>
一家叛乱,无人揭发,全什皆斩!</p>
乱世用重典,并州跟凉州一样,都是胡汉交融之地,民风既剽悍也淳朴,所以该狠的时候必须狠。</p>
很快,青营子弟和世家子弟的事务转向法治,向匈奴人、鲜卑人宣传大秦各种法度。</p>
只要不是叛乱,其他的罪很少斩首,最多也就是流放和鞭刑。</p>
匈奴人和鲜卑人刚刚得了好处,抵触情绪不大。</p>
宣义司的戏曲和说书也安排上了,司马家的各种大戏轮番上演,什么洛水之誓、当街弑君、司马炎弑父等等,一个不少。</p>
韦竺还编了两场秦王杨峥解救草原牧民的戏。</p>
杨峥看完之后,自己都没觉得自己这么爱民如子……</p>
人类的情感都是共通的。</p>
反响空前强烈。</p>
匈奴鲜卑对司马家的恨意对秦国的认同感直线飙升。</p>
几个耿直的匈奴汉子直接掏出弓箭瞄准了台上“司马懿”和“司马昭”,不过转眼就被人群之中的锦衣卫扑倒了。</p>
领了十几鞭子,也就放了。</p>
“匈奴鲜卑擅骑射,不如没收起弓刀,以免他日生乱。”庞青建议道。</p>
杨峥思索了一阵,这年头要防的不仅仅是人,还有各种野兽。</p>
百姓手中没有东西,多少不方便。</p>
真要造反,捡起一块砖头抄起菜刀也能成事。</p>
总不至于连菜刀都要没收吧?</p>
“弓刀就算了,但不准私藏甲胃和弩机!”</p>
喜欢争魏请大家收藏:争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