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昭也是吃了一惊。</p>
钟会北上,假借回返洛阳的名义,数日之间便抵达尹阙。</p>
幸亏司马昭在尹阙关屯有七千人马,才没让钟会涌入洛阳盆地。</p>
但如此一来,让十二万中军群情激奋。</p>
他们出征一年,流血流汗,朝廷竟然不让他们回乡……</p>
原本偏向司马氏的军心也渐渐转向钟会。</p>
不过钟会把分寸掌握的非常好,堵在尹阙关下,安抚士卒,才不至于自相残杀。</p>
十四万大军堵在尹阙关下,让洛阳承受巨大压力。</p>
司马昭自以为了解钟会,却还是低估了他。</p>
其实只要钟会不入洛,一切都在司马昭的掌握之中。</p>
只要司马昭缓过这口气。</p>
无论钟会留在宛城,或者直扑许昌,都不会改变最终被收拾的结局,十二中军不会听令于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都督。</p>
原本司马昭顾及以往的情分,让钟会有个善终。</p>
但现在钟会北上,直接将了司马昭一军。</p>
“钟会难道真要与吾为敌?”司马昭眼中杀机沉沉。</p>
钟会领兵西征时,朝中便有多人劝谏不可。</p>
连司马昭的夫人王元姬都极力劝阻:会见利忘义,好为事端,宠过必乱,不可大任。</p>
现在果然应验了。</p>
“此事似乎有些不合常理!”贾充捻须道,一双三角眼眯成了长缝。</p>
“有何不合常理?”</p>
“钟会若是入洛,当初就不会在宛城停留十余天,而是应该趁尹阙关没有防备的时候,一举拿下,直接陈兵洛阳城下!”贾充不擅于军略,却极擅长揣摩人心。</p>
钟会看不起他,但他却把钟会里里外外看透了。</p>
“不错!”司马昭眼神一亮。</p>
现在能依靠的只有贾充了,其他陈泰、荀勖这些人,都有自己的小心思。</p>
唯有贾充设身处地为他着想。</p>
“即便钟会有十四万大军,也不足以攻破洛阳,为何钟会还会北上?”贾充抽丝剥茧。</p>
“定是洛阳有内应!”司马昭冷冷道。</p>
“能为钟会内应的定不是普通人。”贾充三角眼中冒出毒蛇一样的寒芒。</p>
“不是普通人?”司马昭在脑海中一个个的排查。</p>
陈泰?</p>
以他的性格不会做这种事情,更不会与钟会同流合污。</p>
荀勖?</p>
两人虽是甥舅,但一向不合,早年魏武将倚天剑赐予女婿骠骑将军荀霬,后转到荀勖手中,荀勖放在母亲钟夫人手中,钟会模彷荀勖笔迹,向钟夫人讨要过来,从此据为己有,两人自此不合。</p>
唯一可能支持钟会的人自然是他兄长钟毓,但钟毓早年也提醒过司马昭:会挟术难保,不可专任。</p>
绕了一圈,司马昭也没想到是谁。</p>
在看到贾充眼中的寒芒时,忽然全身一震,“难道是……”</p>
贾充阴仄仄笑道:“除了那位还能是谁?”</p>
司马昭脸色唰的一下沉了下去,但很快轻蔑的笑了一声,“看来这么多年,他一直没放弃。”</p>
“那位怎会放弃?”</p>
“险些忘了还有他,看来吾不得不再敲打他一番!”</p>
陵云台中,皇帝曹髦也在焦急等待着。</p>
司马昭与贾充嘴里的人正是大魏皇帝本人!</p>
这么多年曹髦从未放弃过。</p>
也不可能放弃!</p>
他还要重现他的少康之治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