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濬毕竟是多谋之人,很快想通了,南下攻打蜀国,其实为杨峥做了嫁衣。</p>
如今的蜀国,就算钟会进去,成为最终的赢家,但又能如何?</p>
天下大势至此,蜀国灭亡已经是必然的。</p>
纵然钟会能把蜀中含在嘴里,也吞不下去。</p>
没有汉中门户,能抵挡凉州、雍州加上汉中的杨峥?</p>
蜀人能不能接受他们都是问题。</p>
中军将士愿不愿留在蜀中也是个问题。</p>
王濬忽然觉察出,其实钟会的选择才是最符合当前形势。</p>
“看来,士治已经想通其中关节。”钟会似笑非笑道。</p>
王濬汗颜,他的想法总是比钟会慢了半拍。</p>
钟会目光转向南面连绵的青山,一脸萧索之意,“姜伯约不能归我,岂非天意乎?”</p>
零点看书</p>
凉军大营。</p>
“钟会退出阳安关?”杨峥不可置信。</p>
“属下等仔细打探,阳安关方圆五十里内,没有伏兵,钟会顺汉水而退,直奔汉城!”斥候拱手道。</p>
斥候的水平无需质疑。</p>
凉州诸军,最精锐的其实是斥候营。</p>
人人都有以一当十的本事,眼力、智力、武力都是军中拔尖的存在。</p>
“钟会没有粮草,阳安关就是一座死城!”庞青道。</p>
既然钟会没有粮草,为何还四处蹦跶?</p>
这就有些不合常理了。</p>
汉城、汉城,难道钟会带着十二万大军去汉城要饭?</p>
忽然之间,杨峥想通其中关键,“不好,蒋斌有归降钟会之意!”</p>
这种可能性很大,双方现在是盟友。</p>
钟会军事上止步于阳安关,但攻心之术,一刻没有消停,曾大张旗鼓的拜祭诸葛武侯之墓,又作《与蒋斌书》,与汉中的荆州系书信往来密切,交了一大群的笔友,大得荆州士人之心……</p>
蜀国到了现在的地步,很难说蒋斌不会投降钟会。</p>
“他娘的,钟会这厮如同一条泥鳅,钻来钻去!”刘珩忽然来了一句。</p>
如此恰当的比喻让杨峥不禁莞尔。</p>
钟会留在阳安关是死路一条,现在退出阳安关,反而把棋走活了。</p>
首先,汉、乐二城有可能投降钟会。</p>
其次,他把阳安关让出来,在一旁静观其变,杨峥成了螳螂,他成了黄雀。</p>
若是得到汉乐二城粮草支援,那么自己的后背就凉飕飕的了。</p>
再者,若没有机会,钟会可以顺汉水而下,从容撤回上庸三郡……</p>
这个时代的汉水可算是天下最优良的水道之一。</p>
曹真三路大军伐蜀,其中司马懿就是朔汉水而上,攻打南郑。</p>
司马懿克日擒孟达,八天行军一千二百里,也是走了水道!</p>
蒋琬曾献计浮汉水而下,攻打上庸上郡,但被费祎制止了。</p>
所以刘珩形容钟会为泥鳅,异常贴切。</p>
那么现在问题摆在杨峥面前,是占据阳安关攻打剑阁,还是先处理钟会这条泥鳅?</p>
投推荐票</p>
上一章</p>
章节目录</p>
下一章</p>
加入书签</p>
返回书架</p>
喜欢争魏请大家收藏:争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