陇右有鲁芝、周旨坐镇,大可无忧了。</p>
杨峥领兵回到姑臧。</p>
各种战报早已铺满了桉牍。</p>
首先是淮南大战的。</p>
诸葛诞死守寿春,反倒是吴军与司马昭大打出手。</p>
不过双方的体量差距太大,吴军一直打不开局面。</p>
另一份关于中原的战报让杨峥惊讶不已。</p>
在投入文钦部的三万人、朱异、陆抗部的三万人之后,孙綝自领五万人进驻镬里。</p>
而司马昭一座泰山压顶还不够,再发青徐兖豫二十万大军,再来一座泰山压顶。</p>
中原实力之雄厚可见一斑。</p>
这场大战,不算自己与姜维在雍凉的兵力,也不算王昶在荆州的兵力,只算淮南的兵力,相继有司马昭四十六万人,诸葛诞十万兵力以上,孙綝也投入十一万大军。</p>
汉末以来,最大规模的战争毫无争辩。</p>
赤壁之战也才二十万来万。</p>
淮南二叛也是二十万左右。</p>
自己与姜维动辄两三万的兵力,实在有些上不了台面了。</p>
也难怪司马昭要不遗余力的攻打淮南。</p>
“如今凉州疆域广大,草原诸部来降,我意扩充牧骑如何?”杨峥实在有些被司马昭吓到了。</p>
现在不扩军,两三年后,司马昭一手一座泰山压顶,自己难免会吃不消。</p>
牧骑就是草原上的府兵,以新归附的草原部落为主,划分牧场,战则为轻骑,不战则为牧民。</p>
“凉州在籍人口一百一十余万,眼下四万亲军的确捉襟见肘。”杜预同意杨峥的提议。</p>
这一百一十余万在籍人口中,汉民也就四十余万,其他大部分是羌胡、匈奴、鲜卑。</p>
在籍人口中,羌胡匈奴鲜卑多是奴隶和待归。</p>
凉州的发展其实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榨之上。</p>
其实也是坐在火山口上。</p>
本部族群人口不足,隐患就一直存在。</p>
一直以来,杨峥采取的手段是联合羌人,压制匈奴、鲜卑。</p>
汉户加上羌户,人口六十余万,加上一部分转化的胡人,杨峥手上核心族群超过七十万,能压制住匈奴和鲜卑。</p>
“不过属下不建议设置牧骑,鲜卑、匈奴非我族类,给其牧场,将来壮大,必定难制,此策后患无穷,军权不可假手他人。”杜预与其说是劝谏,还不如说是警告。</p>
杨峥一愣,暗道是自己心急了。</p>
汉民羌民设置折冲府没有关系,汉人服从性强,羌人差不多汉化完成,而且羌人也没什么内部传承。</p>
鲜卑和匈奴就不一样了,人家以前辉煌过,野性难驯。</p>
一百年后,苻坚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。</p>
万一杨峥在司马昭面前跌个跟头,这些鲜卑、匈奴人会不会反叛?</p>
答桉显而易见。</p>
南匈奴都汉化两百多年了,该起兵的时候依旧会起兵。</p>
五胡十六国,想恢复匈奴昔日荣光的势力大有人在。</p>
杜预道:“将军若是要扩军,就大大方方的扩军,全以亲军名义召入姑臧,诸族混杂,方可防患于未然。”</p>
杨峥一拍脑门,“不错,要扩军就大大方方的扩军!”</p>
陇右豪强差不多都能凑出一万以上的兵力,优胜劣汰,伤残老兵退役,把亲军的规模控制在五万左右。</p>
然后可令周煜在北地、朔方、九原建六个折冲府,尹春在安定建两个折冲府,周旨在陇右建六个折冲府,兵力上足够了。</p>
至于新归附的鲜卑人、匈奴人,还是先让他们多放几年的牛羊,汉化完成之后再考虑其他。</p>
不过扩军要建立在今年的粮食产量、牲畜出栏量之上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