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之上,风雪虽在呼啸,但士卒的斗志依旧不减。</p>
一个多月来,四折冲府各有斩获。</p>
但都不是决定性的。</p>
在府兵的攻势下,发羌、烧当羌、钟羌逐渐团结起来。</p>
这些羌部当年都是人口十万以上的大部。</p>
钟羌最鼎盛时,号称有精兵十万。</p>
控制大大小小的羌部两百多个。</p>
烧当羌当年更是与汉廷缠斗了近百年,虽然大不如前,但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。</p>
发羌是三部中最有实力的,人口众多,地域广大。</p>
六名斥候从风雪中步行归来,一走入大营,立即就有士卒为他们披上毛裘,端来热汤。</p>
“报将军,烧当羌、发羌、钟羌集结大军于颇岩谷。”斥候半跪行礼。</p>
钟羌失去大小榆谷之后,颇岩谷一跃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生息之地。</p>
“探明兵力没有?”尹春盘膝而坐,左右手各一列汉羌将校。</p>
帐中燃着一盆炭火,暗红色的火焰软绵绵的,彷佛没有力气一般。</p>
“不超过四万人。”</p>
“等了这么久,还没有到五万。”赵登恨铁不成钢道。</p>
九千士卒对五万敌军,是上阵。</p>
帐中将领全都是三十以下,寒冷的高原更加刺激他们的斗志。</p>
不过也有例外。</p>
杜斌不以为然道:“天寒地冻,早点弄完早点回去,这荒山野岭的……”</p>
说完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,引来一众人的侧目。</p>
有怒视,有轻蔑,有怪异。</p>
杜预在西平节节攀升,俨然是鲁芝、张特之下第三人。</p>
杜家也在西平生根发芽。</p>
不过作为这支远征军中少有的“文武双全”之人,杜斌还是受到了尹春的礼待。</p>
尹春站起,望着呼啸的风雪,高原最寒冷的季节还未到来,片刻之后,开口吐出一团白气,“不能再等了,明日起兵,负七日之熟肉麦饼,攻占颇岩谷。”</p>
颇岩谷是军谋司定下的第一阶段目标。</p>
攻下此地,然后再建一折冲府,作为高原上大本营,吸收羌人,以战养战,</p>
“唯!”十几名羌汉军将同时拱手。</p>
翌日,雪更大了,遮蔽群山,天地间只有白茫茫的一片。</p>
风却小了许多。</p>
对于士卒来说,最难的不是打仗,而是行军。</p>
雪天冰地,每走一步都是士卒意志的巨大考验。</p>
府兵有很大的灵活性。</p>
除了基础装备,很多经验丰富的羌人购买了鞜,内衬以羊绒,外裹以牛皮,十分适合雪地行军。</p>
所谓皮鞜便是皮履的一种。</p>
生皮制成称鞜,薄皮制成称鞮。</p>
价格在西北还算便宜,贵的是獐麂皮履,以针线细细缝制,饰以各种花纹鸟兽图桉,精巧华美。</p>
买不起皮鞜的士卒,折冲府也提供了舄,鞋底加了一层木板,脚裹以羊皮,以细绳捆紧。</p>
穿脱麻烦,也没有鞜合脚舒服。</p>
但干腊不畏泥湿雪水,对于大部分羌族府兵来说非常适用。</p>
他们以前只穿着草履在冰天雪地里穿梭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