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报将军,邓艾兵败,正在逃回南安的途中!”斥候勒马,从马背上一跃而下,半跪在姜维面前。</p>
“如此说来,邓艾也不过如此。”董厥有些不以为然道。</p>
姜维摇头道:“邓艾立功心切,心浮气躁了,仲权公,我军该当如何啊?”</p>
夏侯霸面如止水,淡然道:“将军必有成算,霸怎敢妄议?但有吩咐,任凭差遣。”</p>
不知不觉间,夏侯霸比往日收敛了许多。</p>
心有惊涛骇浪,脸上不动声色。</p>
姜维固然对他不错,但也仅仅是姜维。</p>
蜀军将校间的那种隔阂,短时间内是消弭不了的。</p>
姜维笑了两声,“陇西、金城已废,天水有郭淮重兵,那么只剩下西平与南安了,两位觉得该攻何处?”</p>
“邓艾!”</p>
“南安!”</p>
夏侯霸董厥同时开口,意思却是一样的。</p>
“郭淮屯兵天水,岂非正是让我军攻打邓艾?千载难逢之机,将军不可犹豫,若擒杀贼雍凉刺史,关右震动,陛下也许会同意将军大局北伐之议!”董厥拱手道。</p>
蜀国和姜维太需要这场胜利。</p>
对外震慑四方,对内激励人心。</p>
姜维屡次进兵,说是北伐,还不如说是袭扰。</p>
万余兵力,加上羌胡协从,能做的事情太少了。</p>
姜维目光投向北面的群山,笑容忽然收敛,肃然道:“诸将听令,随某北进,擒杀邓艾!”</p>
“唯!”周围之人皆拱手应命。</p>
诸将的士气刚刚被调动起来,山丘下十几骑奔来。</p>
火红色的盔甲,头盔上插着高高的白羽,跑动起来,仿佛一团火焰。</p>
装备之精良,超过姜维麾下的虎步军。</p>
“御林虎骑!”董厥久在成都中枢,一眼就看来骑兵的来历。</p>
十几骑奔行到山丘之上,望着姜维,也不下马,摊开一封明黄色缣帛,大声诵读起来:“奉陛下旨意,急召卫将军姜维回成都,不得有误!”</p>
姜维脸色一沉。</p>
其他将领也面面相觑。</p>
但御林虎骑与诏令都做不得假。</p>
姜维一向统兵在外,董厥在朝中有些人脉和地位,开口询问道:“敢问成都发生何事?”</p>
领头骑将向董厥拱了拱手,眼神却飘向姜维,“大将军遇刺身亡。”</p>
“什么?”董厥一震,这可是大事,“何人所为?”</p>
“降将郭遁!”骑将的眼神复杂起来。</p>
在场的将领望向姜维的眼神也在逐渐变化。</p>
郭遁是被姜维所虏,又是姜维推荐给朝廷,被委任为左将军,极得蜀汉朝廷器重。</p>
大将军费祎遇刺,姜维肯定脱不了干系。</p>
而且费祎与姜维的矛盾由来已久。</p>
一个力主北伐恢复汉室,一个主张偃武息戈与民休息。</p>
而姜维蓄养门客和死士也不是什么秘密。</p>
如果是大将军府的军令,姜维还可推脱迟延,但来的是蜀主刘禅的诏令,刚刚激励起来的士气,瞬间就消散了。</p>
姜维的脸色不断变幻。</p>
此时若不回去,岂不是正说明他心虚?</p>
只可惜雍凉这么好的机会。</p>
若能击破南安,擒杀邓艾,雍凉形势将迎来剧变,郭淮、陈泰、杨峥与司马父子的矛盾会间接加剧。</p>
只可惜天不佑汉,关键时候,费祎遇刺了。</p>
“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董厥虽然跟姜维亲近,但毕竟是荆州士人一派。</p>
现在作为荆州派首领的费祎遇刺,朝中形势必然会暗流激涌。</p>
就算诸葛武侯活着的时候,本土派与东州派都小动作不断。</p>
如今董允、蒋琬、费祎三位荆州派领袖逝世,朝中必然会有一番震动。</p>
荡寇将军张嶷曾提醒费祎,魏国多刺客,当严加防范,但费祎性宽简,不防细微。</p>
骑将收起诏旨,下马对董厥道:“大将军于汉寿开办岁首之会,郭遁藏小刀于马鞭之中,行刺大将军,大将军伤重不治……”</p>
“此人若是行刺陛下,岂不是……”董厥倒抽一口凉气。</p>
“目前已查明其的确有此迹象。”</p>
董厥回望了一眼姜维。</p>
姜维仰头道:“某愿随诸位回成都。”</p>
夏侯霸叹息了一声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