麹山位于桃水东南,左祁山、右牛头山,俯视桃水。</p>
而麹山的位置非常敏感,西面是陇西,北面是南安,东面是天水,南面与阴平郡相接。</p>
姜维在此山建东西二城,进可攻退可守。</p>
然而准备妥帖之后,魏蜀都陷入诡异的平静当中。</p>
彷佛郭淮邓艾不知道在家门口有两根钉子。</p>
而姜维也不着急进攻。</p>
雍州就这么陷入平静之中。</p>
郭淮、邓艾、陈泰的目光都聚集在金城。</p>
“雍凉之隐患一在羌胡、二在西平、三在金城,然杨峥未有根基,不过一武夫,士族不附,且其能震慑羌胡,朝廷尚需倚重之。”司马昭第三次面见郭淮。</p>
不过这次两人的地位似乎反过来了。</p>
郭淮洗耳恭听,司马昭侃侃而谈。</p>
“所以杨峥不可猝除,此为疥癣之疾,然王金虎出身太原王氏,其父镇守扬州,四朝老臣,功勋宿将,若王氏有异心,则是心腹之患,父亲常以将军为挚友,将军不可辜负朝廷厚望,也不可令……父亲失望。”</p>
司马昭并非是纨绔子弟。</p>
太和年间明帝兴起浮华桉,革除士族官勋二代。</p>
司马师与夏侯玄惧被排斥。</p>
司马昭未受牵连,早年随司马懿抗击蜀汉,多有功勋。</p>
累官至洛阳典农中郎将,除苛捐杂税,不误农时,百姓大悦,转为散骑常侍。</p>
后随曹爽伐蜀,与郭淮一样全身而退。</p>
此时此刻,司马昭说出的话等同于司马懿。</p>
郭淮不得不聚精会神的听下去,因为这关系到他举族的性命。</p>
“请转告司马公,淮知道怎么做。”</p>
司马昭满脸欣慰,“家父果然没看错人,郭将军乃俊杰也。”</p>
识时务者方为俊杰。</p>
当日,郭淮两万雍凉精锐直奔金城而去。</p>
并以雍凉都督之名,调王金虎同攻麹山。</p>
金城属凉州治下。</p>
陈泰亦引军一万至令居,令杨峥出破羌,据允吾。</p>
雍凉的诡异对峙即将被打破。</p>
麹山内,姜维迎来了北面的使者。</p>
依然是令狐盛,依然在做着垂死挣扎。</p>
“王太守愿投大汉,与将军共取雍凉。”</p>
姜维等待多时,为的就是今日,“王太守之叔祖曾力挽狂澜,匡扶汉室,今王太守入汉,岂非天意?”</p>
王金虎的叔祖,正是当年联合吕布诛杀董卓的王允。</p>
令狐盛连日奔波,终于在此地找到一丝生机,然,这种脆弱的关系又能持续多久?</p>
王金虎的本意是吸引蜀军北上,以解他三面受困之局。</p>
但姜维又岂是易于之辈?</p>
“不知你家太守将取何地?”</p>
“陇右诸郡,北有陈泰、东有郭淮,皆当世名将,当与将军先取陇西,次取西、西平,以为根基,然后徐伐凉州,谋夺关右。”令狐盛早已做好的筹划,只是在说到西平时,语音忍不住颤抖了一下。</p>
“军先取陇西,次取西平。”姜维嘴中念叨着,眼神却望向夏侯霸,“公以为如何?”</p>
夏侯霸面不改色,“好计策,若事成,则陇西、阴平、西平、金城连成一片,然邓艾屯重兵于南安,此为头顶之利剑,只恐王太守一动,邓艾立即挥军榆中。”</p>
王金虎自矜士族出身,根本就没把邓艾放在眼中。</p>
而且蜀国此时费祎当政,限制姜维北伐,每次兵不过万。</p>
姜维只得结盟于羌胡。</p>
但羌胡的战力实在不敢恭维。</p>
所以修筑麹山东西二城,以守为攻。</p>
王金虎的步子迈的有些大,以姜维的兵力,根本接不住这么宏大的战略,仅粮草就是一大难题。</p>
即便勉强为之,也是被王金虎牵着鼻子走,主动权在他人之手,姜维岂会受制于人?</p>
“夏侯公所言不差,无论王太守欲为何事,必先破邓艾!而且应该速战速决。”</p>
夏侯霸曾多次提醒姜维,小心邓艾此人。</p>
姜维不是刚愎自用之人,也渐渐对邓艾上了心。</p>
令狐盛也是知道兵法的,南安是金城最大的威胁,只不过他受王金虎的影响,没觉得邓艾有多厉害,“既然将军欲先破邓艾,那就如此先攻南安,取其粮秣,再攻西平,军情紧急,在下告退。”</p>
令狐盛走后,姜维叹气道:“王金虎太原王氏出身,徒有虚名而已,今小觑与人,以家世而轻天下豪杰,必败无疑!由子而知其父,必不是司马懿父子之敌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