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这样也是个外强内干的货,该怼的时候怼,该回娘家搬救兵的时候要用娘家来压住国公府。
</p>
梁经宏受小舅子的牵连被发送崖州,蒋氏心疼丈夫,也有点怨兄弟不争气。
</p>
国公夫人觉得这下可抓住儿媳的把柄了,指桑骂槐。蒋氏再觉得委屈也忍着,没有当面发生冲突。
</p>
国公夫人见儿媳不出声,就以为拿捏住了儿媳,要好好出出气,她三天两头痛哭一回,说儿子在崖州受苦,都是儿媳兄弟连累的。
</p>
偏巧有一次让梁家老祖宗听到,梁家老祖宗给了她两巴掌,说皇上派曾孙去读书,孙媳这么说是指责皇上吗?这么哭嚎是想让国公府和襄王府一样吗?
</p>
然后梁家祖母把长孙叫过来一顿哭,说当哥当嫂的容不下梁四,逼得梁四去了崖州。如今孙媳天天在家里骂人,嫌梁四连累了你儿子。
</p>
梁家祖母派人收拾行李,说既然容不下他们祖孙,那她去崖州找小四。
</p>
吓得国公爷跪了俩时辰才劝住了祖母,回去给夫人两巴掌,问她吃饱了撑着骂梁四干嘛。
</p>
国公府夫人说她没骂梁四,骂的是儿媳她兄弟。
</p>
国公爷更气了,踹了夫人两脚,今天他刚被蒋员外郎请去喝酒,还舔着脸让蒋员外郎给他儿子去信多关照他的儿子。
</p>
他知道他的儿子在一帮纨绔小祖宗跟前只有受气的份,有儿子的小舅子在,别人还顾及点。
</p>
梁家祖母是深刻理解,当初她表姑为何把五岁的她带在跟前。
</p>
当年的儿媳孙媳娶进来时看着都好,后面怎么都傻成这样了?
</p>
她知道,大多数人就如同小人得志穷人乍富一样,只要高了身份,就会忘乎所以,把自己心底丑陋贪婪的一面表现出来。
</p>
就像廖太妃死活不进宫,不让封为太后,她太明白这个道理。
</p>
她住在太妃府,时刻提醒自己只是皇上的养母,而不是亲生母亲,她和皇上之间以后还有母子之情,那他们廖家也能前程似锦。
</p>
如果进了宫成为太后,不知道自己能否能保证初心,能否会放手眼跟前的权利。
</p>
尝到权力滋味的人,你再让他放下很难。
</p>
廖太妃不想高估自己,干脆不进宫,免得将来母子相争,反目为仇。
</p>
梁家祖母给曾孙定下蒋氏,是廖太妃说的一句话,说蒋氏不像她娘,像她父亲蒋员外郎。
</p>
希望她最后选的曾媳妇能够担得起国公府,所以她留给蒋氏鸠杖,免得以后她不在了,孙媳会用婆婆的身份来压制蒋氏。
</p>
蒋氏能屈能伸,为了她的儿子继承国公府,她知道怎么做。最主要蒋氏身后有不糊涂的蒋员外郎。
</p>
梁四老爷一直陪着祖母,他给祖母讲崖州的事,说老侯爷去了身体倍棒,说等祖母好了带祖母去崖州。
</p>
梁家祖母微笑点头,说以后护不着他了,让他自己护着自己,护着媳妇孩子,交代他要是有大事,找皇上,别找国公爷。
</p>
梁四老爷忍着眼泪说好。
</p>
宴会后第二天天不亮,屋里传来梁四的嚎哭声,外面守着的国公府的人全部跪下。
</p>
国公府挂白灯笼,给亲朋好友报丧,廖太妃派人代表她吊丧。
</p>
梁皇后无法回去,褪去华服为祖母守孝。
</p>
去吊丧的人看到梁四老爷哭晕过几次,感叹梁家祖母没白疼他。
</p>
梁七娘和丈夫儿子回娘家,跪在娘家女眷中间,哀哀地哭。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