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6章(2 / 2)

</p>

用现在的话来说,这就叫蹭热度。

</p>

从古至今,有一类人,就最喜欢蹭这种热度。

</p>

比如,大家耳熟能详的汪伦。

</p>

这人,就是唐朝某个犄角旮旯里的一名富农。

</p>

放在史书里,这种小人物,根本不值得浪费墨,只用“百姓”两字代表即可。

</p>

可就因为他请李白喝了几顿酒,临行时,又大方地送了不少值钱的礼物。

</p>

结果,这个唐朝农民,就这样出现在李白的诗里。

</p>

直到千年之后,大家依旧知道这家伙的名字。

</p>

从此千古留名。

</p>

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套路深。

</p>

可以说,汪伦这波买卖,做得是一点不亏。

</p>

而这个热度,也是蹭出了精髓。

</p>

同理。

</p>

若是应援团的诗词足够优秀,甚至超越了商品......不,是名妓本身。

</p>

这些女子,也可以借着机会一飞冲天。

</p>

一首诗词,成就千古留名。

</p>

虽然我实力不如你,但,我就是名气比你大,就是能流芳后世。

</p>

这么大的名声,难道,不值得一个花魁的名头吗?

</p>

而且说不定,百花会也能借着这个机会,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,留下一抹属于自己的痕迹。

</p>

遗憾的是,百花会举办这么多年,真正出名的诗词,却寥寥可数。

</p>

究其原因,还是很多真正的大才子,恃才傲物。

</p>

觉得给妓女写诗应援,抛头露面,有失自己的身份。

</p>

所以历届参会的,大多都是一些半桶水,质量一般。

</p>

不过,这一届的应援团,却似乎大有不同......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