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6章 何为分化(2 / 2)

所以说,关于土地一事,现如今,大唐的东北那一望无际的平原,可都是黑石油啊。

</p>

可以放开大唐东北,让大家前去东北种植玉米,玉米产量高,只要别让士族渗透进去。

</p>

整个东北,就能成为大唐的粮仓,源源不断为大唐提供粮食,。

</p>

还有就是,更重要的一个,想要把氏族问题彻底根治。

</p>

就得让每一个氏族,事不在己高高挂起。”

</p>

听到林凡这么一说,李二皱起了眉头,一脸迷茫,一脸疑惑的,瞅着林凡。

</p>

“这是什么意思呀?什么叫,让每个士族一起高高挂起?”

</p>

“ 通俗来理解,就是让他们每个人各自干各自的。

</p>

别有事没事,一堆人一起上。

</p>

所谓的氏族,就是一个姓氏组成的家族,所谓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</p>

这样一来,不太好。

</p>

其实这个问题,无论是上层社会也罢,还是下层社会,其实,都有大大小小的士族。

</p>

包括一个村,一个村,你有没有发现,这一个村儿都一个姓氏,另一个村一个姓氏。

</p>

也许是两个村,相互联姻,也许两个村儿,从古至今,斗到了现在?

</p>

而像这种情况,必须采取分化的手段。”

</p>

林凡越说,李二越是懵逼,这都什么跟什么呀。

</p>

用什么分化的手段,若是能分化的话,他早就做了。

</p>

可是这手段,该如何实施,又该如何分化?

</p>

“ 我给他总结了一个这样几句话,每个人一定的土地,自负盈亏,分田单干,多劳多得,税收固定。

</p>

所谓的政策,主要是要刺激老百姓干活的积极性。

</p>

现在所谓的这些政策,很多时候,不能把老百姓的积极性带动起来。

</p>

就像那制盐厂,那不就是一个例子?

</p>

一天只让这群人干10多个小时,其余的时间就是吃饭,睡觉,打豆豆。

</p>

所以说,大家干活的积极性,10分的高。

</p>

我也不会让你们提前来干,同时我也不会让你们往后拖一分一毫,令行禁止。

</p>

让大家能够看到希望,同时干得好的,让他们选出组长。

</p>

让每个人都能看到,晋升的希望。

</p>

所以说大家才会积极性如此之高。

</p>

东北的土地,目前还没有派人过去,可以在东北,多设立一些城池。

</p>

毕竟那里,是我大唐才刚征服的地方,罗,百济,高句丽的三国人口,一旦反叛的话,能够随时镇压。

</p>

同时把关中的老百姓吸引过去,一定要记住,不要强制,要用政策吸引他们去那里。

</p>

比如说到了那里之后,让大家自由开垦土地,只要是他们开垦的,到官府上报。

</p>

所有的土地都归个人所有,10年不变。

</p>

顺便给大家提供种子,让大家种植,税收固定,一亩地取多少?自负盈亏,多劳多得。

</p>

一定要想办法,刺激老百姓,让大家去努力的做,努力的干。

</p>

不要和个囚徒一样,把人强制性迁移过去,这样一来的话,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关中呢。

</p>

毕竟,那东北也算是苦寒之地,也就春夏秋还算是人过的地方。

</p>

那冬天得能把人活活的冻死。”

</p>

在这个年代,全球气候还没有变暖,东北就是苦寒之地,估计只有囚犯才会过去。

</p>

但是不得不承认,无论是怎么样,自古到今,那土地,一直养育着华夏儿女!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