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/p>
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
</p>
……
</p>
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
</p>
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
</p>
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
</p>
大夏文坛因为这一首次诗,掀起了一轮的诗词讨论热潮。
</p>
全诗八百多字,文字华丽,名句不断。
</p>
一首叙事诗,道出了盛唐兴衰,道出了美人悲剧,以叹惋的形式表达了对盛唐的惋惜。
</p>
李泽的微薄,从那个故事到这首词开始,一直霸占着热搜,从未冷却过。
</p>
越多越多的粉丝,越来越多的文学大拿加入其中。
</p>
诸多的自媒体更是从多个角度解读翻译这首诗。
</p>
在白话文是主流的时代,诗词并非失去了它的魅力,之所以感受不到,那是因为作者的水平不够。
</p>
厉辛蕾有点呆滞,这个月的作品登顶了榜首,应该算是赢了,但感觉好像赢了一个寂寞,因为今安这个月根本就没有发布歌曲。
</p>
不过也可以理解,写出了那么一首长诗,应该是无暇顾及其他吧!
</p>
况且,再好的歌曲在那首诗面前,只怕也是不值一提吧。
</p>
一首经典歌曲的,可以传唱一个时代。
</p>
一首诗呢?传唱千年怕也不足为奇。
</p>
燕大的校长更是公然喊出,天下才华一石,李泽独占八斗。
</p>
这种称颂,于文人而言,无疑是最高的赞赏,古往今来也只有曹子建得此殊荣。
</p>
量变产生质变,随着一首首经典的诗词的出现,随之发酵,也就造成了今安在文坛的地位。
</p>
即便他从不与任何人交流,但却没有人敢否认他的才华。
</p>
梁俊宁有些遗憾,都已经完成了五杀了,眼看着就要六杀,这个月竟然没有歌曲。
</p>
记录断了。
</p>
不过相比于这首长诗的分量,好像也不算什么。
</p>
遗憾固然是有一点,但也谈不上有多失落。
</p>
就这一个月而已,可以理解吗,李泽要拍戏,又写了一首长诗,兼顾不过来也在情理之中。
</p>
哪怕是微薄的粉丝也表示理解,虽然习惯了每个月听今安的歌,这个月没有,有点落差感,但是,偶尔有一个月,好像也没什么。
</p>
对于李泽来说,只能说他们都太天真了,或者说不了解一个挂比的意义所在。
</p>
当然也不急,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。
</p>
老爷子的生日在后天,就当是让了厉辛蕾两天也无所谓。
</p>
有那个故事和这首长诗打底,两天的时间好像也算不得什么。
</p>
而且,接下来的自媒体有事儿做了。
</p>
什么热度高呢,他们就说什么,李泽这是给他们找话题。
</p>
哪怕没有关注李泽的歌迷,也会被那些自媒体的解读吸引的。
</p>
大半个乐坛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。
</p>
今安进入圈内以来,一直都处于高产状态,如今,这个月竟然停了。
</p>
江郎才尽他们打死都不敢说,不过,可能接下来要休息一段儿了。
</p>
都是作曲人,灵感爆棚的时候,就是高产期。
</p>
有时候没了灵感,那么作品的数量下滑不过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儿而已。
</p>
在家休息了一天,三号,李泽早早的来到褚家。
</p>
老爷子旁边坐着几个晚辈,陪着老爷子聊天,看到李泽的时候,老爷子看到李泽的时候顿时眼睛一亮。
</p>
“过来。”老爷子招手道!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