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4章 肯定又能捞上一笔,宅子太小可不成!(2 / 2)

</p>

......

</p>

镇海楼!

</p>

文人墨客都汇聚在此,可谓是本年度,整个江南道的第一盛事!

</p>

而今日,来到这镇海楼的人,已经超过了百余数,对于主人而言,当然是人数越多越好。

</p>

李延寿就是这里的主人。

</p>

镇海楼自出现的那一刻起,就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名流结交的最佳场所。

</p>

不过,今日的宴会确实有些古怪。

</p>

因为自始至终,人们都不知道,李延寿把人们聚集起来究竟是图些什么?

</p>

几个衣着不凡的人,围绕在郑王李元礼的身旁。

</p>

李元礼摇了摇头:“给他多方探测,也没有问明白究竟是为了什么,不过,肯定和即将修通的铁路有着扯不开的关系!”

</p>

一个穿着锦袍的年轻男子,笑嘻嘻的说道:“谁都想赚银子,他李延寿虽然不是柳家的人,但却一直按照那位柳家主的吩咐办事,谁都知道,跟在柳家的屁股后头有银子可捡,不能错过机会!”

</p>

再往旁边,却是一个宫装妇人。

</p>

今日聚集在镇海楼之中的女子,差不多占了三成。

</p>

江南的风气,和北方有很大的区别。

</p>

北方的女子再巾帼不让须眉,也不怎么乐意干抛头露面的事情。

</p>

南方则不同,许多豪商,本身就是女子。

</p>

好像在岭南的冼夫人一样,能开创出一片基业。

</p>

宫装女子拿着手帕,轻轻擦了擦嘴角。

</p>

镇海楼中的美食早已名震江南。

</p>

“我倒是觉得,这位李御史,有着其他的目的...”

</p>

周围的人都看过了,想知道这个女人究竟有什么不同的见解。

</p>

女子淡淡一笑,道:“我听闻,西边又不太平,听说朝廷把吐谷浑借给了优素福。”

</p>

“这与咱们有什么瓜葛?”

</p>

“优素福不过是个丧家之犬罢了,而且距离江南甚远,影响不到咱们的?”

</p>

“秦大娘子,这些都是男人的事情,你还是少操心吧!”

</p>

秦大娘子微微一笑,丝毫不见恼怒。

</p>

“江南的确距离吐谷浑甚远,不过,江南道的精兵都已经派了出去,咱们江南道的府兵,却是丝毫未动,这里头究竟有什么门道,还请郑王殿下解惑!”

</p>

李元礼看着这个女人,眼中闪过一丝好奇。

</p>

这个姓秦的女人,在苏州城里很有名。

</p>

或者说,在整个江南道都很有名。

</p>

这世上能跟柳家人做生意的不多,只要能和柳家成为合作伙伴,用不了多长时间,就会跻身当世顶级富豪之一。

</p>

算来算去,这些年来能与柳家达成合作的,两只手都数的过来。

</p>

比如长安城里的庞家,当年只不过是一个做砖瓦石生意的。

</p>

想要买套宅子都要东拼西凑,甚至差点把祖产都卖了。

</p>

后来,成了柳家的供货商,一跃成为长安城中的砖瓦石行当的行首!

</p>

连皇帝修建大明宫的原料,都是他亲自供应的。

</p>

这个姓秦的女人也是一样,李元礼知道她并没有什么背景。

</p>

柳家来到江南之前,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绸缎庄老板。

</p>

短短两年时间,她却成为了整个江南道首屈一指的绸缎商人。

</p>

恐怕明年,就能成为江南道绸缎行业的行首!

</p>

这个女人的消息一向很灵通,以至于有人怀疑,她根本就是柳家的人!

</p>

不过李元礼却知道,她跟柳家并没有多大的瓜葛,只是单纯的合作罢了。

</p>

“秦大娘子说的不错,江南道的府兵之所以丝毫未动,有更深层次的原因!”

</p>

此言一出,镇海楼中的人一片哗然!

</p>

没人喜欢战争...除了商人之外!

</p>

战争打的是银子,对于商人来说,却是赚银子的最好机会。

</p>

大唐的将士,会在战场上缴获无数的物资。

</p>

而他们需要的,并不是物资,而是实打实的银子,或者说现在正在推行的军票。

</p>

这时候,商人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了。

</p>

他们可以负责将那些物资,从战场上运输回来,换成银子之后,再交给将士们。

</p>

而后,从中换取差价。

</p>

很多人都是靠着这样的生意,赚得盆满钵满。

</p>

如果再起一场战争的话,这江南道的富豪排名,怕是要发生很大的变动。

</p>

“郑王殿下给咱们讲讲!”

</p>

“难不成,打算派江南道的府兵,把优素福一口吃掉?”

</p>

“吐谷浑那地方不好去呀,只有柳家的商队能在那里长期停留做生意,咱们可没有这样的本事...”

</p>

李元礼微微一笑,说道:“江南道距离吐谷浑甚远,隔着几千里去攻打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人,显然是异想天开,不过,朝廷却有其他的打算...”

</p>

就算再不受朝廷重视,他大小也是个皇族,而且还有苏州刺史的头衔,该有的消息,他一点都不差。

</p>

正因如此,很清楚朝廷如今的大政方针是怎样。

</p>

说白了,优素福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罢了,他能够反攻倒算的可能性几乎是零。

</p>

之所以把吐谷浑借给他,完全是想用他来开荒罢了...

</p>

“不知诸位知不知道,我江南道什么最多?”

</p>

众人沉默不语,都知道郑王殿下还有后话。

</p>

“海!我江南道,海岸线绵长,大海之中蕴藏着无数的财富!”

</p>

众人闻言,不禁倒吸一口冷气。

</p>

按照李元礼的说法,难不成整个江南道的府兵,都要进入水师?

</p>

到那时候,乐子可就大了...

</p>

这个时代,人们对于大海的开发还是处于最原始的状态。

</p>

之所以说最原始,是因为不管人们从大海上捞出什么东西,都不用收税...

</p>

至少在场之中,有许多人都是靠着大海起家的。

</p>

如果江南道的府兵,真成了水师,就说明朝廷对于大海的掌控,马上就要进一步增强。

</p>

如此说来,以后不管在大海上干点什么,都会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进行。

</p>

最重要的是,朝廷肯定要收税了!

</p>

秦大娘子似笑非笑的看着周围这些人。

</p>

她悠悠的说道:“咱们江南道,是最先完成纸币改革计划的,同时,江南道各州的府兵,也是最早使用军票的,如果府兵全部进入水师,诸位想一想,其中利益有多大!”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