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6章 柳家主人要拆了大理寺?(1 / 2)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]

最快更!无广告!

</p>

蜀中也有不少铁矿,而且品质和幽州的不相上下。

</p>

嶲州,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。

</p>

但用不了多少年,这个地方就会在历史上带来巨大无比的影响。

</p>

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那里的矿产。

</p>

后世的嶲州,有一个名字,叫做攀枝花...

</p>

在某个经济腾飞的时候,光是这个一个地方,就供应了全国七成以上的钢轨!

</p>

如此肥肉,柳白怎么可能错过?

</p>

他让程处默和李恪去蜀中修建航道,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需要蜀中的原材料!

</p>

不光是矿产,还有各种各样的木材。

</p>

都江堰的水利工程,还需要几年,但航道早就已经准备好了。

</p>

不必像李白那样朝辞白帝城,只需要顺着水流,一路向东,甚至连船都用不上!

一秒记住

</p>

只要坐好浮标,完全能够利用强大的水流动力,将货物送到中原!

</p>

铁器又如何?

</p>

无非就是多几个浮标罢了。

</p>

木材更加简单。

</p>

只要把头尾削去,直接丢河里就成了。

</p>

这些年,市面上源源不断出现在的金丝楠木,全都是蜀中出产的!

</p>

只不过,程处默的要求一点扯淡。

</p>

大唐的铁器价格,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。

</p>

随着冶炼技术的提升,矿石的利用率,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。

</p>

上浮三成的价格,算不上高,还有很大的赚钱空间。

</p>

可耐不住数量多啊!

</p>

两根三尺长的铁轨,需要用到多少,并不需要计算。

</p>

哪怕是枚小小的铁钉,乘以十万,百万后,都是天文数字!

</p>

李奉诫软磨硬泡了半天,终于以两成半的价格,敲定了幽州和蜀中的合作。

</p>

两人急忙跑去拟定合同了。

</p>

剩下的兄弟,依旧留在地下室,看大匠们把火车头拆了又装,装了又拆。

</p>

或许,他们是想看出些门道来,找机会自己仿制。

</p>

又或许,是因为他们实在是太闲得慌了。

</p>

而同一时间,柳白却忙得脚打后脑勺。

</p>

在老帅们的强力要求之下,柳白不得不前往大理寺,寻找援救张公瑾的机会。

</p>

张公瑾在大牢里,已经住了半年多。

</p>

任大理寺卿,是一个食古不化的家伙。

</p>

这位爷,来自颜家。

</p>

是颜师古的堂弟,颜仕鲁。

</p>

颜家人都修习经义,是典型的儒家代表。

</p>

而颜仕鲁,则是从小修习法家。

</p>

不到十五岁,就被当年的颜家家主颜之推,赶出了家族。

</p>

后来,他束发修学十余载,终于靠着真本事,坐到了刑部郎中的位置上。

</p>

当年戴胄当大理寺卿的时候,他转任为大理寺少卿。

</p>

等戴胄成了宰相,这厮成功就任大理寺卿,怎么说也是半个大佬级人物。

</p>

颜家人好像血脉里就融合着臭脾气。

</p>

谁的面子都不肯给也就罢了,最主要是那张嘴,实在是阴损的很。

</p>

有胆子跟老帅们当街对骂的,也就这位爷了。

</p>

柳白坐在大理寺外,堵着大门,被颜仕鲁气得不轻。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