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2章 我的个娘啊,太子也来江南了...(2 / 2)

一旦开了超市,不知有多少小商小贩会就此失业。

</p>

与民争利太下作,况且柳白也看不上这点银子。

</p>

大半年已经足够做很多事情了...

</p>

三月初的苏州城,有了丝丝的暖意,人们脱下了厚厚的冬衣,换上春天穿的衣服。

</p>

讲究一些的公子小姐,已经顾不得有多冷了。

</p>

丝绸的衣服既显得华贵又显得飘逸。

</p>

江南本就是最负文名之地,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,都喜欢舞文弄墨,以吟诗作赋为好。

</p>

去年科举考试,江南学子的雄厚实力,带给了江南本地人充足的信心。

</p>

各种诗会,文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。

</p>

其中,吴郡刺史李元礼建立的青衣诗会,以及当代榜眼陆齐望筹建的厚德诗会,最是引人注目。

</p>

有几次这两位大人物,甚至亲自下场做了几首诗。

</p>

可惜的是,诗会筹建数月以来,未曾请到柳家主人前来一叙。

</p>

三月初九,杨柳依依。

</p>

一支三十几人的队伍,风尘仆仆的来到苏州城外,向城门口守卫的士兵出示了路引之后,缓缓步入城中。

</p>

为首是一个身材稍显瘦削的年轻人。

</p>

他骑着一匹江南很罕见的高头大马之上,脸上的激动之色怎么都隐藏不住。

</p>

周围的一切,对于他来说都很鲜。

</p>

这一路行来见过繁华,见过败落,唯独没有见过苏州城这般令人充满向往的景象。

</p>

见不少人都在看自己,李承乾翻身下马,让身后的护卫帮自己牵着。

</p>

他从腰间的荷包之中掏出来两粒碎银子,到路边买了几个锅盔。

</p>

“小公子是关中来的?”

</p>

一把年纪的摊主,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,眼中却满是精明之色。

</p>

听到熟悉的乡音,李承乾不由得一怔。

</p>

“老丈也是关中人?”

</p>

老人嘿嘿一笑,说道:“小公子可着整个苏州城找,哪里还能吃到小老儿这般地道的锅盔?”

</p>

李承乾这才想起来,当初柳白决定前往苏州城的时候,跟着他走的,远远不止柳家的仆役和工匠。

</p>

跟着柳家混饭吃的人,起码来了一万多!

</p>

尤其是曾经住在昭国坊的铁匠们,差不多全都跟着柳白来了。

</p>

李承乾又从荷包之中掏出几粒散碎银子,交给卖锅盔的老人。

</p>

“呦呦呦,着实用不了这么多,小公子这是要砸小老二的招牌!若是让街坊四邻知道小老儿坑害乡党,以后就没法做人了!”

</p>

李承乾咧嘴一笑。

</p>

“那就全都换成锅盔,等会儿给我送到...”

</p>

话说了一半,李承乾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落脚的地方,总不能让老人把这些锅盔,送到东洲岛上吧?

</p>

他转而问道:“敢问老丈,城里有没有可靠的酒楼?”

</p>

老人把银子收拢到一个盒子里,笑道:“看小公子也是富贵出身,若是银子充足的话,可以住到望海楼去。”

</p>

说着老人朝远处一指。

</p>

七层高的楼,在当今这个时代实在是太扎眼了。

</p>

算起来,估计就比长安城皇宫里的太极殿矮点有限。

</p>

若不是典制上有要求,每一层起码还可以拔高两三尺。

</p>

“如此甚好,那老丈一会儿便把锅给送到望海楼去!”

</p>

老人千恩万谢的送李承乾离开。

</p>

目送他走到望海楼门前的时候,砸吧砸吧嘴,喃喃道:“我的个娘啊,太子也来江南了...”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