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72章 陛下已经快把我们逼死了(2 / 2)

</p>

这些人,还没有资格接受三省大佬们的招待。

</p>

宋国公府外,出现了一种很奇妙的景观...

</p>

一辆马车,一辆牛车,一头毛驴,外加一顶轿子,似乎是在...较劲?

</p>

看到这一幕,三省大佬们不约而同的捂住额头,无奈叹息。

</p>

又开始了...

</p>

马车的窗子里,王勣探出脑袋,冲着对面骂道:“快他娘的给老子让路!”

</p>

对面是一辆牛车。

</p>

牛车没有车厢,完全就是个光秃秃的板车。

</p>

一个老头子半躺在板车上,手里捧着一本《春秋正义》,嘴里也不怎么干净。

</p>

“放屁!你是谁老子?我老子若是出现在这,你个王八蛋能吓回娘胎里!”

</p>

这老头子,正是曹宪!

</p>

曹宪在学问上,或许比不了王勣。

</p>

毕竟不是一个专业领域的。

</p>

王勣的专业是诗词和经义,而曹宪则是训诂学大牛。

</p>

可曹宪的岁数大,辈分也大。

</p>

前隋开皇初年,王勣的父亲王隆,曾受征认国子博士。

</p>

当时的曹宪,算是王隆的小老弟...

</p>

后来王勣的兄长大儒王通,前往江都游学,还曾受到曹宪的款待,与其兄弟相城。

</p>

两人的交情很深,甚至曹宪还给王通的著作《中说》作过序。

</p>

辈分有些乱,但可以肯定的是,曹宪的在年龄和辈分上,都要比王勣高一些就对了...

</p>

听着两位当时大儒,毫无风范的互相骂娘,门口迎接的人都不敢靠近,一个个恨不得把耳朵切下来。

</p>

骑在毛驴上的老头子,看起来是个良善之人。

</p>

“都一把岁数的,安生安生。”

</p>

他一开口,眼瞅着就要撸胳膊挽袖子打架的曹宪和王勣,顿时缩了回去。

</p>

毛驴上的老头子...正是孙思邈!

</p>

其实孙思邈跟曹宪同岁,可人家是神仙,活人无数,连皇帝的面子都可以不给。

</p>

‘四方人马’之中,只有坐在轿子里的人没说话。

</p>

看样子,他惹不起另外三位爷。

</p>

见王勣和曹宪冷静下来,戴胄小心的观察了一下局势,而后走上前去,将孙思邈从毛驴上扶了下来。

</p>

孙思邈的身手很利索,一翻身便下了毛驴,没让戴胄扶。

</p>

戴胄却一个趔趄,差点闪了腰。

</p>

孙思邈一皱眉,道:“年纪轻轻的怎得这般不小心?”

</p>

戴胄看了看自己花白的胡子,只能摇头苦笑。

</p>

王勣不情不愿掀开车帘,温彦博急忙上前搀扶。

</p>

在朝中,他们是宰相。

</p>

在这几位面前,他们跟小孩子没多大区别。

</p>

温彦博是大儒王通的亲传弟子,算是王勣的师侄。

</p>

王勣就是他请来的。

</p>

萧禹去请曹宪,房玄龄和杜如晦则是来到了轿子旁。

</p>

“老王爷!”

</p>

李德良杵着拐杖,颤颤巍巍的从轿子里钻出来。

</p>

他愈发的老了。

</p>

虽说在这四位爷之中,他是最年轻的。

</p>

比曹宪和孙思邈小了足足二十岁,看起来却是最老的一个。

</p>

他在房玄龄伸出来的手臂上,使劲攥了一把。

</p>

用只能让他和房杜二人听见的声音,道:“岳州生变,找个安静的地方说话!”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