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64章 还不快谢过长者厚赐(1 / 2)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]

最快更!无广告!

</p>

老叔公说话的份量很重。

</p>

李渊能够成为代理庄主,是因为本来身份就高。

</p>

但身份再高,也终究是个外来人。

</p>

庄子里大事小情的,终究要有老叔公拍板。

</p>

以前柳白住在长安的时候,柳家庄子就是老叔公一力操持着。

</p>

如果将柳家庄子看做一个宗族,那么老叔公无异于辈分最高的耆老。

</p>

换成别的地方,区区一个耆老罢了,又能怎样?

</p>

唯独柳家庄子,是如此的与众不同...

</p>

柳家庄子的乡亲,完全有能力上达天听!

</p>

这些年来,柳家的发展,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。

</p>

别的不提,光是泰记之中,就有小一半人是柳家庄子的后生。

记住网址

</p>

其他的诸如商铺、商队之类的地方,柳家庄子的乡亲更是无孔不入。

</p>

毫不夸张的说,老叔公一声令下,足以让半个关中的商业陷入瘫痪!

</p>

真发起火来,柳白都要挨训!

</p>

每年立春的时候,柳白特别不乐意穿着一身大红衣服在农田里瞎蹦跶。

</p>

之所以在庄子里住着的时候,次次不落,完全就是被老叔公逼得!

</p>

他说两百个,就必须有两百个。

</p>

退一万步讲,谁还能拦着乡亲们报效朝廷?

</p>

打仗...那可是会死人的!

</p>

柳家庄子不缺钱,也不缺人,缺的战功,缺的是功勋!

</p>

这句话说出来,李渊也无法阻拦。

</p>

看着周围那一张张激动的脸,李渊长叹一声,道:“也罢,两百就两百吧。”

</p>

他对吴大庸道:“你且给参战的乡亲们登记造册,老夫修书一封送给你家县令,让他递到长安。”

</p>

吴大庸哭丧着脸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
</p>

典吏正八品,放在长安连个屁都算不上,在泾阳县,那就是顶头的大人物。

</p>

加上书院出身的身份,往上数好几级的上司,都要给他几分面子。

</p>

可到了柳家庄子...恐怕连条狗都惹不起。

</p>

见李渊态度决绝,乡亲们极其踊跃,他无奈的拱了拱手,道:“微臣遵旨...”

</p>

乡亲们欢呼着,往吴大庸身前挤。

</p>

几个小子嘻嘻哈哈的搬来张桌子。

</p>

泾阳县衙的胥吏,忙翻开花名册,给柳家庄子的大爷们登记。

</p>

柳家庄子的人口,足以赶得上外地一个下县。

</p>

虽说年轻人少了一些,但基数大。

</p>

按照朝廷的规矩,二十岁以上,六十岁以下的人皆在征召之列。

</p>

实际上,四十岁以上再去参军的人,简直凤毛麟角。

</p>

细数之下,但凡是超过四十岁的关中汉子,哪一个不是百战老兵?

</p>

能活着回来的,或多或少都会立下功勋。

</p>

再征召上去的可能性,基本上没有。

</p>

可这并不妨碍他们,跟年轻人去争抢。

</p>

咔嚓——

</p>

某个倒霉胥吏跟前的桌子,成功被人挤烂了。

</p>

花名册不知落到谁手里,再回到胥吏手中的时候,上边多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名字。

</p>

胥吏哆哆嗦嗦的站在原地,不知所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