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3章 重开大考,给诸位一个机会(1 / 2)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]

最快更!无广告!

</p>

正所谓,内行看门道,外行看热闹。

</p>

读书人看的当然是门道。

</p>

每一场交锋,在他们的眼中,都是极为精彩。

</p>

哪怕是弘文馆的人,都不得不得承认,贾统实在是天纵奇才!

</p>

小小年纪,连赢两场,而且都胜得极为漂亮。

</p>

第一场赢了,或许可以归功于运气。

</p>

但第二场,可不仅仅是一道题。

</p>

二十道题,都答得完美无缺,堪称读书人的典范!

</p>

就连曾经任教于弘文馆的先生,看向贾统的目光,都充满了敬畏。

</p>

学问靠的,从来都不是运气。

</p>

有些时候,甚至不能将其归功于积累和坚持。

一秒记住

</p>

馆院之中,只要是能当先生的,哪一个不是名满天下之人?

</p>

光大儒,就好几十位!

</p>

谁不是读了一辈子书的?

</p>

而贾统,才读了几年?

</p>

这已经不是从娘胎里就开始读书的问题了,而是他连上辈子的学问,都没忘记的问题...

</p>

这一切,只能归功于...天赋!

</p>

李承乾兴奋的满脸通红。

</p>

太厉害了!

</p>

他已经确定,贾统不仅是书院的秘密武器,更是原始大杀器级别的秘密武器!

</p>

连胜两场,彻底击溃了弘文馆的底气。

</p>

于志宁的脸色,也变得苍白了起来。

</p>

和贾统比第二场的中年人,早就晕过去了!

</p>

天纵奇才!

</p>

当然,如果柳白在场,丝毫都不会感觉到奇怪。

</p>

他在临走之前,给李承乾留下了一个小册子。

</p>

能够册上有名的,无不是在历史上,留下过浓墨重彩之人。

</p>

贾统,字知人,乃是贞观年第二位状元!

</p>

他这所谓的第二位状元,含金量甚至要超过第一位。

</p>

因为武德五年之时,朝廷重开科举,中状元的孙伏伽,早在大业年间,就已经中过一次状元了。

</p>

而且,他参加科举之时,早就已经有了官身。

</p>

这属于降维打击。

</p>

自武德五年后,科举一直未开。

</p>

停止了足足十年,直到历史上的贞观五年,才再度重开科举。

</p>

贾统一举夺魁!

</p>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才是大唐的第一位状元,甚至可以说,是中原王朝的第一位状元!

</p>

毕竟,前隋的科举,跟大唐的科举,并不是一回事。

</p>

而贾统得到的状元,也要远超后世的那些状元。

</p>

他可是从学问被世家大族垄断,科举出题根本没有范围的情况下,才得到了状元!

</p>

后世学问大众化,科举划出考试范围,得到状元简直比贾统这回容易了千倍!

</p>

更何况,如今的贾统,得到了系统化的培养,又有图书馆做底蕴,比历史上的贾统,只强不弱!

</p>

除非,有真正的大儒,不顾脸皮,亲自上阵。

</p>

旁人谁是贾统的对手?

</p>

王勣划了很久的水,只当自己是在看热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