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3章 作为学生领袖,这是你们该操心的事(2 / 2)

</p>

高士廉抱着提携后进的态度,道:兴修水利,贯穿中原入蜀,乃是千秋大业,万万耽搁不得,书院的招生考试,由咱们自己的财政出银子便是,尔等不须忧心。

</p>

马周苦着脸,道:科举之事,可由礼部和吏部共同出资,可我等的毕业典礼,该如何是好?

</p>

书院第一批学生的毕业典礼,万万马虎不得!

</p>

这是书院,头一回向天下展示自己的肌肉,不光是为了书院的颜面,也为了第一届毕业生的前途。

</p>

从某种意义上讲,比书院招考更加重要!

</p>

三个老头笑眯眯的看着众人,谁也没说话。

</p>

王勣的心情也变好了。

</p>

看着别人发愁,心里总是莫名的爽。

</p>

那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,作为学生领袖,这是你们该操心的事。

</p>

王勣说完,大手一挥,把众人赶了出去。

</p>

站在院长室门口,众人相顾苦笑。

</p>

咱们兄弟本就招人讨厌,这回,又该去各处打秋风了...

</p>

马周一锤定音,众人无可奈何的散去。

</p>

...

</p>

书院大考的消息,已经维持一年了,到现在,还没有开始的意思。

</p>

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,心中早就发毛了。

</p>

若非书院慷慨解囊,负担了外地学子们的食宿问题,估计连自杀的都有!

</p>

来参加招考的,基本都是年轻人。

</p>

壮劳力不在,可想而知,家里的负担会多重!

</p>

二十二岁的李安年,在众多报考学子之中,算是岁数比较大的了。

</p>

其他人,很少有超过二十岁的。

</p>

在书院的安排下,李安年和其他七位学子,住在长安城北区的一片棚户里。

</p>

没办法,来报考的人实在是太多。

</p>

若是都安排在客栈,书院早就破产了!

</p>

能有住的地方,每天能吃饱,对于大部分学子而言,已经相当满意了。

</p>

安年兄?

</p>

同寝的人,招呼李安年去吃饭。

</p>

李安年埋首在桌案前,身上披着件外衣,扭头笑道:麻烦了。

</p>

几人摇了摇头,吃饭去了。

</p>

这人着实古怪。

</p>

每天也不出门,就待在屋里看书。

</p>

混熟了之后,天天叫别人给他带饭。

</p>

要不是念着,日后没准有同门之谊,谁都懒得管他。

</p>

不过,也没几个人觉得,李安年能考上。

</p>

一来,他岁数太大,听说书院不大喜欢要岁数大的。

</p>

二来,他看的也并非书院考试的内容。

</p>

在来到长安之前,所有人都选好了心仪的书院。

</p>

唯独李安年,今天瞧瞧历史,明天看看经义,这几天,又莫名其妙的开始看起了建筑!

</p>

鬼知道他究竟想考哪个书院...

</p>

好心劝告,李安年也不听。

</p>

同寝的人刚一走,又呼啦啦的全跑了回来。

</p>

他们翻箱倒柜的,找出户籍文书之类的证件,往书箱里塞。

</p>

安年兄!快!快!书院招考要开始了!

</p>

听说,大考会在毕业典礼之前进行!

</p>

快一点!收拾整齐一些,说不定会被某位先生看中!

</p>

同寝的人够义气,拼命催促李安年。

</p>

李安年好像不知道着急什么东西。

</p>

慢条斯理的把书合上,还夹好书签,这才悠悠的说道:诸位且去,在下收拾片刻,便启程去书院与诸位会和。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