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8章 这世上最悲哀的事情,就是被公主‘尚’了(1 / 2)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]

最快更!无广告!

</p>

按照武德二年修撰的典制,每三日上一次早朝。

</p>

这个早朝,和大朝会不同。

</p>

一般情况下,位列宰相之中的官员,只需要来一位,充当班首就可以了。

</p>

皇帝可以来,也可以不来。

</p>

若是不来的话,便称之为廷议。

</p>

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三品中臣不想来,提前给中书和门下,递了条子便可。

</p>

佐贰官的存在,就是专门给他们跑腿的。

</p>

如韩同,任工部侍郎后,露面的次数比工部尚书李大亮,多好几倍。

</p>

平常的时候,无非就是商议一些琐事。

</p>

只要不涉及到朝廷根本,皆为琐事。

</p>

大朝会就不同了!

一秒记住

</p>

前隋,以及再往前的王朝,大朝会都是安排在岁首的,当然也有几次安排在岁末。

</p>

说白了,就是年终总结,或者是年初的鼓励大会。

</p>

武德年间基本上是三个月一次。

</p>

那时候战争频起,大事一件接着一件,不处理不行。

</p>

到了贞观年后,大朝会更加频繁了。

</p>

定计攻打颉利之时,甚至有十日一次大朝会的时候!

</p>

整个长安城,除了那些闲散王爷之外,只要是五品以上的官员,都要到齐!

</p>

近来,朝廷的规制愈发严苛了。

</p>

大朝会密集得令人疲惫,三日一次的时候也有过。

</p>

而且,向宰相递条子已经不管用了。

</p>

必须用奏章,写好自己请假的理由、时间,呈送到皇帝的龙案上,朱御批才行。

</p>

今天也是一样。

</p>

前天才开过大朝会,今天又开,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,都有些支撑不住了。

</p>

不过,大臣也是理解李二的。

</p>

太子深陷西域,生死不明,最信赖的人带着几千个士兵匆匆离去,出了凉州城后,再也没有丁点消息传来。

</p>

放谁身上都会慌。

</p>

李二头戴通天冠,脚踩踏云靴,身披龙袍,神色俨然。

</p>

参见陛下!

</p>

官员的礼仪,是随着皇帝的权力,而不断变化的。

</p>

去年上朝,大殿两侧还有垫子,大臣们可以坐下听。

</p>

距离皇帝远,或者有顶梁柱挡着的,甚至还可以眯一觉。

</p>

现在不成了。

</p>

垫子全都被撤了下去。

</p>

不仅如此,除了列入宰相席的老臣们,其他人还要跪拜!

</p>

众卿平身。

</p>

李二淡淡的说道。

</p>

柴令武站在武将列比较中间的位置,前边是安国公,并九江公主驸马都尉,执失思力,后边是右武侯将军梁建方。

</p>

老熟人了,没必要客气。

</p>

柴令武冲后边的梁建方呲牙一笑,靠在他身上,又把执失思力往左边拽了拽,挡住前方的视线。

</p>

他早就练成了,站着打盹的好本事。

</p>

一个是异族降将,惹不起柴令武。

</p>

另一个官小,同样惹不起柴令武。

</p>

只好迫于无奈,帮着他打马虎眼。

</p>

迷迷糊糊之中,柴令武隐约听见,陛下和文武百官正在商议一些国家大事。

</p>

哪个地方闹灾了,哪个地方有山贼了,哪个地方的官员贪墨...

</p>

他并不怎么关心。

</p>

七月份的时候,他从右武卫,借调到了金吾卫。

</p>

平常管管皇帝出行的事宜,就没别的事情可做了。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