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2章(2 / 2)

“升华了,确实升华了!”

</p>

齐皇满脸惊叹道:“好一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,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!”

</p>

方才唐羽不断叙事,身为北齐国君,他都忍不住为唐羽捏了一把冷汗,谁能料到唐羽话锋一转,最后一句话直接来了一个点睛之。

</p>

妙极,真是妙极!

</p>

“哗!”

</p>

在短暂死寂后,偌大现场顿时炸开了锅。

</p>

“千古名句,这两句话完全就是千古名句啊!”

</p>

“不得不说,刚刚是我小看唐羽殿下了,小生方才失礼了,还请唐羽殿下勿怪!”

</p>

“唐羽殿下真乃神人也,千古名句信手拈来,着实令人敬佩!”

</p>

霎时间,刚刚嘲讽唐羽的一群人全部眼神变了味道,北齐一群文人雅士更是看着唐羽眼神中充满了浓浓敬佩。

</p>

“呵!”见到全场震惊,唐羽忍不住冷笑了起来。

</p>

殊不知,这首《岳阳楼记》在华夏历史上震惊千古。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,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,揭示了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古仁人之心,也表达了自己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爱国爱民情怀。

</p>

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,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、风雨阴晴和“迁客骚人”的“览物之情”结合起来写,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,扩大了文章的境界。

</p>

全文记叙、写景、抒情、议论融为一体,动静相生,明暗相衬,文词简约,音节和谐,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,成为杂记中的创。

</p>

唐羽清晰记得,当初自己上学那会儿,老师曾让背诵全文,就连考试《岳阳楼记》中的考题也层出不穷,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。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