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章 一杯浊酒释恩仇(2 / 2)

</p>

他们坐在篝火旁舍不得离去,满意地抚着肚皮,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意。

</p>

“都起来!”

</p>

“太子殿下要训话,尔等老实点!”

</p>

“把碗拿好!”

</p>

士兵们再次出现,把刑徒驱赶到大路上。

</p>

人一上万,无边无岸。

</p>

两万刑徒聚在一起,场面蔚为壮观。

</p>

扶苏站站在马车上,心情复杂地环视了一圈。

</p>

“吾乃大秦当朝太子。”

</p>

话音未落,刑徒们老老实实地跪下,乱糟糟的叩首行礼。

</p>

“来人,赐酒。”

</p>

扶苏一声令下,顿时有力士抬着酒坛,给刑徒们陶碗中添上了酒水。

</p>

“酒!”

</p>

“真的是酒!”

</p>

“这是……”

</p>

刑徒们既兴奋又惶恐,端着手里的陶碗,仿佛捧着烫手山芋一样。

</p>

朝廷不是要放他们回家吗?

</p>

这……

</p>

该不会是断头饭吧?

</p>

“殿下。”

</p>

陈庆拎着一只小号的坛子,给扶苏的碗中添上酒水。

</p>

双方目光交错的时候,他冲着对方点了点头。

</p>

“前尘往事,已是过眼云烟。”

</p>

“如今六国皆不复存在,尔等皆是大秦子民。”

</p>

“往日种种,本宫也不想再提。”

</p>

“仅以一杯浊酒,与诸位了结这段恩怨。”

</p>

扶苏高举酒碗:“诸位不管以前曾经为谁效力,而今愿意返乡的,每人发放百斤粟米,朝廷出具文书,送你们回家。”

</p>

“若是家中已无牵挂,又不知该去往何处的,本宫也愿意一并收留,予以衣食。”

</p>

“饮完此酒,便是与过去彻底了断。”

</p>

“人生无常,诸位且行且珍惜。”

</p>

说完,扶苏端起酒碗一饮而尽。

</p>

上万刑徒怔怔地看着他,仿佛中了定身术一样。

</p>

“咳咳。”

</p>

陈庆站在扶苏身边朗声道:“诸位可是还对六国眷恋不舍?若非太子殿下力排众议,尔等焉能有今天?”

</p>

“罪民不敢!”

</p>

“多谢太子殿下大恩大德!”

</p>

“小人……未曾料想还能活着回来。”

</p>

许多刑徒低下头去,忍不住热泪盈眶。

</p>

其中年纪大的已经四五十岁,头发花白。

</p>

年纪小的也有二十出头,被征召入伍的时候还未及弱冠。

</p>

战争打来打去,他们也稀里糊涂的成了俘虏,然后就被发配北地,一去不归。

</p>

“谢太子殿下再造之恩。”

</p>

一名蓬头垢面的老刑徒眼泪扑簌簌掉进碗里,然后把混合着泪水的浊酒慢慢咽下。

</p>

“由来征战几人还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”

</p>

陈庆唏嘘地说道。

</p>

扶苏心情沉重地点点头。

</p>

“殿下……”

</p>

“罪民乃是楚人,三十二岁还被里长强征了民夫。”

</p>

“家中老小早已饿死,请殿下收留。”

</p>

一名两鬓变白,形销骨立的刑徒膝行上前,可怜巴巴地哀求道。

</p>

“小的也是楚人,家中父母早丧,请殿下收留。”

</p>

扶苏曾因触怒始皇帝,被发配北地监军。

</p>

他的好名声同样在刑徒、民夫之间广为流传。

</p>

只是那时候扶苏自身难保,也只能略尽绵薄之力,让这些苦命人的日子好过些。

</p>

尤其是出身于楚地的刑徒。

</p>

秦楚世代联姻,扶苏的生母就是楚国王族。

</p>

看管刑徒的士兵碍于此处,对楚国的战俘更加宽容。

</p>

闻听扶苏愿意收留他们,顿时有人站了出来。

</p>

“老默。”

</p>

陈庆的眼角余光瞄到宋默神色异常,突然转过头去。

</p>

“大人。”

</p>

宋默脸上的惊慌之色一闪而逝,迅速作揖行礼。

</p>

“命你来行刺本官的是楚人?”

</p>

陈庆逼视着他,言之凿凿地说道。

</p>

“大人!”

</p>

宋默猛地抬起头,不禁露出慌乱的神色。

</p>

“该不会是姓项吧?”

</p>

陈庆深吸了口气,追问道。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