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那就请陛下诛微臣十族(2 / 2)

年纪轻轻的,比王翦这等耄耋老臣过得还滋润,怎能不叫人嫉妒?

</p>

“当然是有好事才来的。”

</p>

陈庆不以为然,目不斜视地说道。

</p>

“哦?”

</p>

“何等好事?”

</p>

蒙毅立刻关切起来。

</p>

陈庆笑而不答:“等会儿你自会知晓。”

</p>

“陛下驾到——”

</p>

始皇帝驾临,大殿内迅速安静下来。

</p>

嬴政目光炯炯,步履矫健地走向御案。

</p>

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

</p>

侍者高喝一声。

</p>

“臣……”

</p>

“臣有本奏。”

</p>

陈庆开口的时候,不知道是谁抢先一步发声。

</p>

他没有半点退让之意,中气十足地把话说完。

</p>

一道愤恨地眼神立刻投了过来,死死盯着他的背影。

</p>

陈庆连理都不想理会。

</p>

你也不瞧瞧自己的位置,到底是我在先,还是你在先?

</p>

“陈卿有何事要奏?”

</p>

嬴政配合地搭了句话。

</p>

陈庆手持芴板出列,瞄了一眼朗声道:“启奏陛下,严冬将至,北地报捷。匈奴屠各部进犯边关,却被大秦一伍士兵击退。酋首伊稚斜及其部众已经被押赴咸阳。”

</p>

文武大臣都听闻过此事,不过由陈庆自己说出来,他的意图可就耐人寻味了。

</p>

难道是想邀功请赏?

</p>

“此事足可见火药之威力,足以使大秦一人,当得匈奴百人。”

</p>

“北地边患,自此不足为虑。”

</p>

“微臣听闻北军供养艰难,靡耗粮草不知凡几,乃是朝廷一大重担。”

</p>

“故此,微臣建议废除谪戍制,精兵减员。裁撤戍边之刑徒、民夫。”

</p>

“以微臣之计,十万精兵,足以守卫大秦北疆。”

</p>

“此举起码节省二十万人力,省下的粮草物资,更是不计其数。”

</p>

陈庆的话还没说完,大殿里就响起嗡嗡的议论声。

</p>

废除谪戍制?!

</p>

这是变法!

</p>

大秦之法,岂是你说变就变的!

</p>

“荒唐!”

</p>

万万没想到,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的,不是李斯的党羽,而是蒙毅这个太子党。

</p>

哪怕扶苏不停打眼色,蒙毅也只当没看见。

</p>

“陈少府,你可知那戍边的刑徒都是何等样人?”

</p>

“你知道他们是哪里来的吗?”

</p>

“其中大半,都是六国败军!”

</p>

“把他们遣散回乡,你是想让天下大乱吗?”

</p>

蒙毅气冲冲地站了出来,对着陈庆怒目而视,胡子都翘了起来。

</p>

“本官可没说过要让他们回乡。”

</p>

“蒙上卿切勿自己凭空臆想,然后怪罪于本官。”

</p>

陈庆不卑不亢地说道。

</p>

“你……”

</p>

蒙毅气得不行。

</p>

北军能征善战,其中一半是靠蒙恬训练出来的十万强兵。

</p>

另外就是靠二十万六国败军。

</p>

连运输辎重的刑徒民夫都是拿过刀枪,上过战场的,北军焉能不强?

</p>

陈庆此举,无异于断北军一臂!

</p>

他怎能坐视不理!

</p>

“陈少府,无论将这二十万败军置于何地,都是巨大的隐患。”

</p>

“一旦有人挑唆,闹出事端来,便是将你诛九族,也难辞其咎!”

</p>

蒙毅疾言厉色地呵斥道。

</p>

陈庆淡淡一笑,朝着始皇帝作揖道:“那就请陛下诛微臣十族!”

</p>

话音刚落,满朝哗然。

</p>

连扶苏都呆呆地望着陈庆,想不到他居然会说出这般决绝的话。

</p>

诛十族……

</p>

不对呀!

</p>

扶苏猛地回过神来,目光复杂地看向陈庆。

</p>

先生果然是先生,总是不肯吃亏的。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