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章 你瞧人家陈中侯(2 / 2)

相里菱专注地望着他的慷慨陈词的模样,一颗芳心怦怦乱跳,脸色微微发红。

</p>

大丈夫当如是也!

</p>

相里奚听得入神,渐渐也不如先前一般拘束。

</p>

加上扶苏时不时参与探讨,大殿中的气氛终于轻松起来。

</p>

一晃就是大半个时辰过去。

</p>

三人不约而同停下话头,达成了共识。

</p>

“相里先生,具体实施就要多拜托你们了。”

</p>

“在场多是你的弟子,他们擅长什么,您再清楚不过。”

</p>

“如何调遣,您一个人说了算。”

</p>

陈庆郑重地叮嘱道。

</p>

相里奚恭敬地作揖:“微臣必不负所托。”

</p>

陈庆自嘲地说道:“我嘛,就负责查漏补缺,偶尔给个建议什么的。”

</p>

扶苏笑着说:“那本宫别的不干,就负责帮你们请功吧。”

</p>

“哈哈。”

</p>

“多谢太子殿下抬举。”

</p>

相里奚见状,主动提出告辞:“微臣先行告退,这就去准备。”

</p>

“小人告退。”

</p>

秦墨的工匠络绎从大殿中退了出去。

</p>

还没出宜春宫,已经忍不住喜形于色。

</p>

等出了宫门,顿时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。

</p>

“早就听说太子殿下贤明宽仁,想不到和传言一点不差,还犹有过之。”

</p>

“太子殿下如此厚待,我等必舍生效死,方能报答其恩遇。”

</p>

“师父,今天您可是坐在太子殿下身边呀!”

</p>

“是呀,您还和太子说了好多话呢。”

</p>

“我当时头都没敢抬,根本没看见,真是后悔啊。”

</p>

相里奚的脑袋也迷迷瞪瞪的。

</p>

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胆气,和太子离得那么近,还能镇定地叙说自己的意见和想法。

</p>

如今回想起来,却是连到底说了什么都记不起来了。

</p>

“爹,别发呆了。”

</p>

“人家陈中侯渴了的时候,还去拿太子案上的茶壶倒水呢。”

</p>

“您不过是沾了他的光,和太子说了几句话而已。”

</p>

相里菱晃着他的胳膊,调笑道。

</p>

“臭丫头,我能和陈中侯比嘛!”

</p>

“爹再不争气,也是你亲爹。”

</p>

“一口一个陈中侯如何如何……”

</p>

相里奚突然心中一紧,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女儿。

</p>

“怎么了?”

</p>

“爹你看什么呢。”

</p>

相里菱本能地感到心虚。

</p>

“阿菱……”

</p>

相里奚欲言又止。

</p>

陈中侯何等人物,咱们家怕是高攀不起呀!

</p>

不过,要是趁着对方还未发迹的时候,说不定……

</p>

——

</p>

大殿内。

</p>

送走了墨家工匠,陈庆又马不停蹄地与扶苏商谈起西域之事。

</p>

历史上五年后始皇帝就会驾崩,大秦几乎在顷刻间土崩瓦解。

</p>

这个强大的帝国早有各种隐忧埋下,由不得他不操心。

</p>

“微臣认为,帮那两个刹车国的公主复国,是最划算的一买卖。”

</p>

“她们一来有群众基础,二来是西域本土人,总比咱们大秦提刀跨马的杀过去,靠武力来征服要强得多。”

</p>

“以微臣之见,就莎车国的折耳朵那点兵马,派个一千人过去都绰绰有余。”

</p>

“殿下您想,一千人就能征服一个国度,让几十万人为大秦效力,提供粮草补给,在西域扎下一根钉子。”

</p>

“岂不妙哉!”

</p>

陈庆越说越得意,神情极为振奋。

</p>

扶苏缓缓点头。

</p>

想不到他无心插柳,居然还有这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</p>

蒙甘先前没在意,等着所有人都走了,再继续求太子将他发还北地,和匈奴继续作战。

</p>

可陈庆的话却让他打起了精神。

</p>

一千人就能灭国?

</p>

还有这等好事?!

</p>

不管这国到底啥样,但毕竟是灭国之功呀!

</p>

“太子殿下,末将愿往。”

</p>

“不用一千人,五百精兵足矣。”

</p>

“末将愿立下军令状,若拿不下刹车国,提头来见!”

</p>

蒙甘见识过朝中武将抢功的手段,单膝跪地,急迫地作揖说道。

</p>

扶苏还没说话,陈庆就摇了摇头。

</p>

“你?”

</p>

“不行。”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