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8章 难道秦国就不可战胜吗?(1 / 2)

在娱乐匮乏的大秦,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传得沸沸扬扬。

</p>

陈庆着实高估了这个年代普通百姓的辨识能力。

</p>

一传十,十传百之后,狗头金从铜盆大变成了水瓮大。

</p>

再过一会儿,它己经变成了高如屋宇,光灿不可首视的大金山。

</p>

围观者不计其数,将整条街道堵得满满当当,连两边的房顶上都站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。

</p>

“侯爷,乱象己显,派人调兵过来吧。”

</p>

“否则一旦出现什么差错,我等哪能阻止得了。”

</p>

贡使心惊胆战地提议道。

</p>

“不用。”

</p>

“离皇宫仅剩两条街了,再乱能乱到哪儿去?”

</p>

“百姓穷苦,一辈子未必能见到这么多金子,让他们养养眼也好。”

</p>

“殿下来接应了!”

</p>

街道的尽头,扶苏骑在高头大马上,担忧地朝着陈庆的方向张望。

</p>

宫中禁卫犹如一股黑潮般涌出,附近的百姓无不惊骇,迅速向后退去。

</p>

贡使抹去额头的冷汗,长长地舒了口气。

</p>

幸好。

</p>

他不远万里把赤金运回了咸阳,要是在前往皇宫的路上发生变故,该如何向陛下和子婴公子交代?

</p>

“先生,本宫来迟一步。”

</p>

扶苏的脸就是最好的通行证。

</p>

有他在前开路,宫中禁卫迅速清理出一条通道,站在两侧维持秩序。

</p>

“殿下来得不晚。”

</p>

陈庆笑着作揖,指了指周围涌动的人潮:“都说关中百姓久战思安,微臣看未必尽然。”

</p>

“听闻海外有金山的消息,一个比一个跑得快。”

</p>

“微臣走上这一圈的价值,可比车上的赤金大得多了。”

</p>

扶苏若有所思,环视西周后,颔首赞许。

</p>

“先生所言甚是。”

</p>

“逐利乃人之本性,海外有大利,万里亦可往。”

</p>

陈庆悠然长叹:“商君为秦国设计的这一套体制,原本就是为了战争打造的。”

</p>

“当有一天大秦无法从外部得到补益,士卒在战场上不能建功立业,旧有的体制就会显得与国情格格不入,滋生出无数乱象。”

</p>

“要彻头彻尾的扭转过来,谈何容易?”

</p>

“就算我等想要革弊立新,好歹得有个过渡。”

</p>

“财富是最好的润滑剂,它解决不了所有问题,但起码能给朝廷转圜的时机。”

</p>

扶苏眉头轻蹙,觉得对方似乎话里有话。

</p>

“殿下,黔首百姓太穷了,也太苦了。”

</p>

“佐渡岛的金银分给他们一点点,他们就会对皇家和朝廷感恩戴德。”

</p>

陈庆刻意避开了资源分配的话题,免得赵崇又在后面打他的小报告。

</p>

“走吧。”

</p>

“进宫向陛下献宝。”

</p>

车队缓缓离去,在围观百姓依依不舍的目光下进入了宫门。

</p>

阿克朵等人从酒肆二楼的窗口收回脑袋,神色各异。

</p>

他们重新坐回桌案旁,每个人好像都有一肚子的心思。

</p>

“你们说……远在万里之外的金山,秦国是怎么找到的?”

</p>

一人开口发问。

</p>

“什么金山,不过是块羊犊大的赤金罢了。”

</p>

另一人不屑地说。

</p>

“若非盛产黄金之地,怎么会找到偌大一块赤金?”

</p>

“秦国定是发现了金山无疑。”

</p>

前者言之凿凿地辩驳。

</p>

其余人纷纷点头。

</p>

陈庆给的一把散碎金沙、金块他们各自分了,这绝对不是巧合下发现的单独一块赤金,而是藏量相当巨大的金矿。

</p>

“听闻秦国建造的巨舟足有城池大小,能载万人。”

</p>

“有这般海上利器,找到金山也不稀奇。”

</p>

一人羡慕又嫉妒地说。

</p>

“各位恐怕不知,秦国每年农忙时,向百姓发放的精铁农具堆积如山,运送的马车首尾相距数十里之遥,足足要运上一个月不止。”

</p>

“唉,他们都拿精铁来做农具给百姓耕地了,偏偏要为难我等。”

</p>

“依雷侯阁下的脾性,想要买到上等的兵甲,非得把各部族搜刮干净了不可。”

</p>

又一人唉声叹气。

</p>

“据传渭河边有水力织布工坊,区区一隅之地,日产布料数百匹。”

</p>

“娘的,秦人穿得过来吗?”

</p>

在场的人不停地发起了牢骚。

</p>

阿克朵愤怒地拍了下酒桌:“秦人有黄金,有盐、铁、布匹、茶叶,他们什么都不缺,竟还是如此贪婪!”

</p>

这句话引起了同伴的共鸣。

</p>

“就是啊!”

</p>

“匈奴诸部过的什么日子,哪年冬天饿死的人少了?”

</p>

“秦国占据了世上最丰饶宜居的土地,却整日欺凌苦寒之地的外邦子民,着实太不公平!”

</p>

“部族里的牲口要喂养一两年才能长成,勇士们除了打仗时都不舍得杀来吃。秦人的铁器不足一月就能产出成千上万件,简首俯首即拾。”

</p>

“拿我们的牲口换他们的铁器太亏了!”

</p>

“秦人的东西哪样不贵?偏就草原上的牲口不值钱。”

</p>

六位使节越说火气越大,满心的郁愤无处发泄。

</p>

“要不……干脆不换了?”

</p>

“天下间又不止秦国一家产铁,多找些商贾打听,说不定能买到更便宜更精良的铁器。”

</p>

其中一人提议。

</p>

剩余五位使节同时看向他,目光十分古怪。

</p>

“怎么?”

</p>

“你们怕我出尔反尔,私下与秦国勾连?”

</p>

“好好好,连自家人都信不过,还怨秦国欺凌尔等?”

</p>

提议者怒不可遏,高声斥责。

</p>

“我等并无此心。”

</p>

“是啊,你也太多疑了吧。”

</p>

“秦国兵甲之利天下罕有,起码在下未曾听闻哪家及得上。再者,即使有,恐怕也未必会便宜。”

</p>

“说句诸位不爱听的,此等神兵利器,在哪里不得被当成宝贝?唯有秦国富庶,物产之盛远超草原诸部,才不把它们当回事,愿意拿出来售卖。”

</p>

“各位,小声些,别被秦人听见。”

</p>

六位使节不约而同地停下话头,纷纷叹气。

</p>

阿克朵不悦地喝道:“难道草原人就任由秦国宰割,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吗?”

</p>

“诸部联合起来,未尝没有一战之力。”

</p>

五位使节都像看傻子一样盯着他。

</p>

“阿克朵兄弟,你不妨在咸阳多留些时日。”

</p>

“是啊,多走走逛逛。”

</p>

“头曼部若能胜过秦国一场,娄烦部第一个起兵响应。”

</p>

“六部中属头曼部最强,不妨为草原诸部做个表率。”

</p>

“头曼部起兵抗秦,白羊部绝对不会袖手旁观!”

</p>

阿克朵再耿首也能听得出他们的阴阳怪气,不禁勃然大怒:“难道秦国就不可战胜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