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3章 且听龙吟(1 / 2)

雄浑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校场中。

</p>

不光大秦的君臣士兵,连对面的匈奴俘虏都好奇地打量着这支完全不像军队的火枪兵。

</p>

他们有着统一的着装,质地优良,紧紧地握住手中模样古怪的武器。

</p>

但从头扫视到尾,也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丁。

</p>

妇人占据了绝大部分,其次是身材消瘦或带有伤残的老弱之流。

</p>

众目睽睽之下,茅竹环视片刻,指挥着他们前后分列两队,检查火枪,装填火药。

</p>

“老夫熟读兵书,从未见过此等阵法。”

</p>

“敢问诸位将军可否知晓?”

</p>

蒙毅坏笑着打趣道。

</p>

“平易之地,一骑当步卒八人。”

</p>

“以步战迎敌,当广置木螳螂、铁蒺藜阻之。”

</p>

“列曲阵、罘罝(fú jū,捕兽之网,即鱼篓型阵势),待骑兵入阵,弩箭攒射,再以戈矛刺杀。”

</p>

“如此列阵,实在大谬特谬。”

</p>

“匈奴一冲即溃,断无幸免之理。”

</p>

武将们说起派兵列阵,个个都头头是道。

</p>

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片刻,很快达成了共识。

</p>

指挥火枪兵的将领简首狗屁不通,说不定是哪里找来凑数的。

</p>

即便无人指挥,凭借士卒的本能他们也知道列成圆阵,或者其他厚实的阵型应敌。

</p>

哪会像现在这样错得如此离谱。

</p>

蒙毅偷偷瞥了一眼始皇帝的脸色,发现其置若罔闻,略感失望。

</p>

陈庆回到座位不久,赵归小跑着赶来。

</p>

“侯爷,小的看到有人抬了一大筐烙饼和两桶水,朝那边去了。”

</p>

“方才还有人喊,要给他们发放武器甲胄,打赢了就可以带着家眷重新回到草原。”

</p>

他凑近了之后低下身,小声说:“要不要小人想办法混进去……乱其军心。”

</p>

陈庆忍俊不禁。

</p>

你倒是挺上道!

</p>

什么乱其军心,分明是威胁恐吓,让匈奴俘虏放水作假!

</p>

“过来坐下吧。”

</p>

陈庆扯着他的胳膊,把赵归拉得踉跄两步,坐在自己身边。

</p>

“你好好看着。”

</p>

“今后的匈奴,八成都是一样的死法。”

</p>

“你一边看一边想,屠各部能不能抵挡。”

</p>

“本侯常说自己是劝人向善、救苦救难,你们却总是打心底里不信。”

</p>

“这回看清楚,到底是驰骋草原好,还是在大秦出力干活好。”

</p>

“闲暇时还能唱唱歌跳跳舞,小日子过得多美呀!”

</p>

赵归如坐针毡,小心地侧着身子,一副如履薄冰的架势。

</p>

他不经意间抬首,看到大秦的太子神情专注地盯着校场上双方的一举一动,忍不住心头悸动。

</p>

若是哪天他有幸平步青云,可以名正言顺地坐在这个位置上,那该有多好!

</p>

“先生,您不是说火枪战法,以三段射为最佳吗?”

</p>

“怎么今日仅以两列应敌?”

</p>

扶苏心里七上八下的,坐立难安。

</p>

“殿下,三段射虽好,对他们来说却过于繁杂。”

</p>

“一旦乱了阵脚,顷刻间即是灭顶之灾。”

</p>

“简单的未必最好,却是最保险,也最安全的做法。”

</p>

陈庆耐心地解释。

</p>

“那……”

</p>

扶苏也知道火枪队训练的时间太短,想让他们从容自如地变换阵型,简首难如登天。

</p>

“殿下,且听龙吟!”

</p>

陈庆看到双方己经拉开了阵势,目视前方,深吸了口气。

</p>

匈奴战俘吃饱喝足,用最快的速度装备上兵器甲胄,然后骑上战马小范围地兜着圈子。

</p>

火枪兵如临大敌,紧张地大气都不敢出。

</p>

茅竹来回奔走,用最大的力气喝道:“老朽说了一千遍、一万遍,今日再说最后一遍。”

</p>

“没有号令,谁都不准扣下扳机!”

</p>

“哪怕刀剑加身,马蹄践踏,丢了性命也不准开!”

</p>

“在太子府邸的时候我们都习练过,等战马冲到三十步内,枪才打得又准又狠。”

</p>

“诸位,咱们只有一次机会,容不得任何失误!”

</p>

“老朽代太子殿下,代天下苍生,求各位成全。”

</p>

他深深地一揖到底,久久未起身。

</p>

火枪队的成员心头仿佛压了一座重达万斤的巨石,连话都说不出来,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。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