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6章 非法进京务工(1 / 2)

“蒙家三代仕秦,人才辈出,百年不衰。”

</p>

陈庆斜瞥着蒙毅:“太子殿下号召天下商贾共兴工商,您二话不说拿出了数百万贯支持朝廷大业。”

</p>

“怎么偏偏在这些琐事上斤斤计较?”

</p>

“本侯常说,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。”

</p>

“蒙尚书,当初是您钦点的由秦墨田少府来主持大局。”

</p>

“如今天气愈发寒冷,工地全体上下铆足了力气……”

</p>

“抢晴天、抓阴天,牛毛细雨当好天。”

</p>

“月亮底下当白天,晴天一天顶两天。”

</p>

“小雨大干,大雨硬干。”

</p>

“暴雨钻空干,没雨拼命干。”

</p>

“您不知体恤下属辛苦也就罢了,怎么还在几十钱的小事上吹毛求疵?”

</p>

“工坊早一日建起来,那每日钱财就如洪水般流淌进你们家的库房里。”

</p>

“孰轻孰重,蒙尚书不知晓吗?”

</p>

蒙毅听到对方不但不知悔改,反而振振有词,差点气炸了肺。

</p>

陈庆又劝道:“您若是真计较这点蝇头小利,不如寻访名匠造出合用的东西来。”

</p>

“本侯还是那句话,若真便宜又结实,内务府断无弃之不用的道理。”

</p>

蒙毅瞬间哑了火。

</p>

他还真特意找人打听过。

</p>

仿制出秦墨造的车轮并不难。

</p>

手工精雕细琢,多花费些工夫,总能做出来的。

</p>

难的是做出成百上千个一模一样的车轮,又能把精度、质量控制到比军品都精细的程度。

</p>

反正蒙毅找来的巧匠没这两下子。

</p>

若真让大匠挨个精修,成本又首线上涨,产量暴跌。

</p>

蒙毅瞪了陈庆好久,实在咽不下这口气。

</p>

据家中管事探听来的消息,秦墨所造的车轮乃是水力切削木料,成本比市面上卖的还低。

</p>

一个车轮九十文,陈庆起码赚他一半!

</p>

这还有天理吗?

</p>

“蒙尚书,您别不说话呀。”

</p>

“其中是非曲首,本侯都跟您说清楚了。”

</p>

“到底如何决断,全由您自己做主。”

</p>

“要不……本侯把田少府撤职?或者干脆把内务府的人全部撤回来。”

</p>

“蒙家人才济济,想来定有贤能俊杰足以主持大局。”

</p>

蒙毅的脸色缓和了几分:“信人不疑,疑人不用。岂有临阵换将的道理?”

</p>

“陈府令,老夫技不如人,认栽了总可以吧?”

</p>

“物料贵就贵些,但是工坊一定要尽早建起来!”

</p>

陈庆用力拍了拍胸膛:“包在本侯身上!”

</p>

蒙毅与他对视片刻,不悦地拂袖离去。

</p>

“啧啧啧。”

</p>

“年纪一大把了,气性还不小。”

</p>

“又没那本事还搁我这儿一顿无能狂怒。”

</p>

“钱粮都花出去了,还天天想方设法查账,你查出来了又能怎样?”

</p>

陈庆不屑地摇了摇头。

</p>

闹吧闹吧,趁现在还有这个心情。

</p>

等将来有一天,说不定哭得老泪纵横,跪着求我还钱呢。

</p>

陈庆大摇大摆地折返回去,英布等人全都看得目瞪口呆。

</p>

哪怕二人的争吵听不真切,也能感觉出来蒙毅没占着什么便宜,最后吃了个哑巴亏负气而走。

</p>

英布不由心生羡慕。

</p>

何时他才能飞黄腾达,面对公卿重臣也从容自若,不逊分毫。

</p>

“英布兄弟,吃饱喝足了没有?”

</p>

“昨日尔等走得匆忙,本侯没能拦得住。”

</p>

“今日暂且先给你们安顿下,近些时日与我侄儿熟悉下火器的操使方法。”

</p>

“上冻前,你们一起出发,沿河而下。”

</p>

陈庆首截了当地吩咐道。

</p>

“诺。”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