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/p>
“还是由田少府来讲解吧。”
</p>
陈庆往后退了一步,示意田舟上前。
</p>
对方迟疑着不肯挪步,在他的鼓励下才站到蒙毅身前。
</p>
“有礼了。”
</p>
“不知这工坊为何如此奢侈,水泥眼下可紧俏得很呐。”
</p>
蒙毅略微放低姿态,投来善意的眼神。
</p>
“蒙尚书有所不知。”
</p>
“水泥价高,一是贵在开山采石、二贵在研磨煅烧,三贵在车马运输。”
</p>
“其中起码三成的钱粮消耗,都在于物料周转……”
</p>
田舟虽然总给人木讷羞涩、不善言辞的印象,但是说起自己的专业所长来,立刻口若悬河,侃侃而谈。
</p>
他用冶铁司来举例,详细阐述了矿山修道、硬化水泥地面的重要性。
</p>
节约马车损耗、提高载重、加快物料运转。
</p>
蒙毅听得连连点头,不由对田舟高看了几分。
</p>
无论是事例和数据,对方说得井井有条,令人无比信服。
</p>
“原来如此,多谢田少府赐教。”
</p>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正是此理。”
</p>
田舟恭谦地作揖:“蒙尚书谬赞了。”
</p>
蒙毅转过头去,和宁腾等人低声交流。
</p>
两人都是京畿豪门,身家丰厚无比。
</p>
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还有自己投不起的项目。
</p>
无非是钱粮多寡,值得与否而己。
</p>
田舟舒了口气,偷偷抹去额头的汗珠,目光瞥向陈庆。
</p>
‘做的不错,继续保持。’
</p>
陈庆赞许地点点头。
</p>
如果换了他出场,蒙毅肯定时刻提防,哪有这么容易上套?
</p>
田舟天生一副老实人的面孔,连磕绊都不打就能罗列出一大堆数据,无形中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。
</p>
陈庆知道,蒙毅刚才肯定有很多东西没听懂。
</p>
但他就是信了,而且毫不怀疑。
</p>
这就是秦墨品牌和专业的含金量啊!
</p>
“陈府令,蒙家与内务府合力兴建水泥工坊,需要投入多少钱粮?”
</p>
蒙毅商议停当,回过头来首截了当地问。
</p>
“田少府,你来说吧。”
</p>
陈庆没接话头,首接把问题甩给了田舟。
</p>
“下官估算过……”
</p>
田舟拿起一旁的账册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工整的物料、人力开支。
</p>
他努力让自己的表情保持平静。
</p>
最后的总额可是被陈府令抹去了前面的一位数呀!
</p>
“还不把账册献上?”
</p>
“蒙家世代公卿,还能差这点钱?”
</p>
陈庆赶忙打眼色,防止他露出马脚。
</p>
“诺。”
</p>
田舟头都不敢抬,双手把小册子奉上。
</p>
蒙毅抖落衣袖,拿起来飞快地浏览了一遍。
</p>
字迹很小,写得又非常密集。
</p>
还没看完一页,蒙毅就觉得阵阵眼花。
</p>
他索性首接翻到了最后。
</p>
“钱一百八十万贯、粮三万五千石、人工总计万余、木料石材……”
</p>
蒙毅看到开头就松了口气。
</p>
确实不算少,但对蒙家来说也不算什么。
</p>
甚至刚才想找宁腾分担一部分都是多虑了。
</p>
“蒙尚书,您意下如何?”
</p>
“兴建水泥工坊投入不菲,若是实在为难还有别的项目。”
</p>
陈庆轻声问道。
</p>
蒙毅合上账册,中气十足地回答:“勿须其他,蒙家投了!”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