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8章 当我拿出这封太子殿下的小作文,阁下该如何应对呢?(2 / 2)

</p>

陈庆得意洋洋。

</p>

真好啊!

</p>

项梁还没死,范增也没投靠到项家。

</p>

没了这两人,项籍才变成了那个神挡杀神、佛挡杀佛,行事毫无顾忌的绝世猛将。

</p>

历史上天下乱军齐聚咸阳,楚后怀王与众多将领约定: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。

</p>

刘邦率先攻至咸阳,子婴白马素服出城投降。

</p>

樊哙提议杀之以泄民愤,张良等人极力劝阻。

</p>

后来刘邦听取了谋士的意见,欲称王关中,先立子婴为相。

</p>

然而局势的变化超乎了汉军的想象。

</p>

项羽率西十万兵马汹涌而来。

</p>

刘邦不得不将咸阳拱手相让。

</p>

范增听闻了张良的妙计,深以为然,反复劝说项羽:“刘季入关后秋毫无犯,又约法三章,笼络民心。将军妄杀子婴,必遭秦人怨恨,民心尽失,后患无穷!”

</p>

按理说这都开卷考试了,前面的学霸也给出了正确答案,还有一名导师在旁边不停地狂吼:“选A!选A!选A!”

</p>

可偏偏项羽一意孤行,不走寻常路。

</p>

入城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找子婴报仇。

</p>

“先怀王昔年为秦国所困,客死他乡,尔可曾记得?”

</p>

“秦兵屠戮六国百姓,可曾悔恨?”

</p>

“今日受俘我手,还想活命吗?”

</p>

说罢项羽就一剑砍下了子婴的头颅。

</p>

后来楚军劫掠咸阳,屠城泄愤。

</p>

之后又有坑杀章邯二十万降军的事迹,彻底惹恼了老秦人。

</p>

楚汉争霸时,三秦之地家家出丁,户户从军。

</p>

拿出当年独抗六国的决死之心——赳赳老秦,赴我国难!

</p>

投降了你都杀,让你当了皇帝想做什么简首不敢想!

</p>

还有一事。

</p>

项梁起兵时,为了获得楚地各家势力的支持,从民间寻访到羊倌熊心,推举为王。

</p>

然而项羽骄横跋扈,从未将这个样子货放在眼里。

</p>

等项梁死后,面对项羽一而再的无视和挑衅,熊心终于忍无可忍。

</p>

刘邦先入咸阳本应封王,项羽打算反悔。

</p>

熊心发诏:“如约。”

</p>

这下彻底惹恼了项羽,找借口命熊心迁往郴县,半途派英布带兵将熊心截杀。

</p>

如此,秦、楚两地民心尽失。

</p>

楚军后继乏力,最后项羽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。

</p>

陈庆脑海中复盘了一遍,心中舒畅了许多。

</p>

项籍如今有牵挂,有顾虑,相当于戴着浑身的镣铐,有何可惧?

</p>

“殿下,不如再留一封讨贼檄文如何?”

</p>

“万一出了什么变故,微臣立刻将檄文公布天下。”

</p>

“自有慷慨义士愿为殿下报仇雪恨,将项家夷为平地,鸡犬不留!”

</p>

陈庆恶狠狠地说道。

</p>

扶苏惊愕地盯着他:“先生,这样不好吧?项家尚且恭顺,并未有任何无礼之举。”

</p>

陈庆瞪着眼睛:“莫非得等到别人一刀砍下来,殿下再做打算?”

</p>

“难道我等未曾受害,就不能防患于未然了吗?”

</p>

“殿下,你就听我一句劝。”

</p>

“来来来,微臣教你怎么写。”

</p>

扶苏实在拗不过他,叹息着写下一封字字诛心的檄文。

</p>

“甚好。”

</p>

陈庆满意地吹着未干的墨迹。

</p>

只要有这东西在,保管项家俯首帖耳。

</p>

世间多少豪杰俊才,皆饮恨在小作文之下。

</p>

什么律法、公道、义理,皆不如它!

</p>

你项家如何抵挡?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