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8章 沉默的大多数(1 / 2)

子曰:有教无类。

</p>

百家争鸣时,儒、墨两家几乎不约而同选择了向下层推广教育,壮大自家学派的势力,打破了上层贵族对知识的垄断。

</p>

陈庆提出来的想法,扶苏深感赞同。

</p>

他连夜拟好了奏章,第二天早朝迫不及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,提出了在咸阳试行官学,推广教化的建议。

</p>

“殿下。”

</p>

短暂的沉默后,麒麟殿内响起嗡嗡的议论声。

</p>

如果是扶苏自己的主张,蒙毅绝对举双手双脚赞成。

</p>

可奏章里时不时提到陈庆的名字,而且还是主要实施者,他坚决反对!

</p>

蒙毅冲着始皇帝作揖:“陛下,自刑部设立以来,微臣恪尽职守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”

</p>

“诸多卷宗,亦是耳熟能详。”

</p>

“非是微臣背后非议同僚……”

</p>

他瞄了扶苏一眼,垂下头说:“陈府令劣迹斑斑,罄竹难书,岂可为人师表?”

</p>

“臣附议。”

</p>

“没错,陈庆道德沦丧,寡廉鲜耻,焉能教化百姓?”

</p>

“误人子弟还差不多。”

</p>

“为人师者,必先正其身,方能教书育人,此乃师德之本也。陈庆曾公然宣扬其毫无德行,朝中群臣皆可为证!”

</p>

“殿下需知教化之事,关系社稷未来。陈庆为师,必使士人哗然,还望殿下三思。”

</p>

朝中众臣或是疾言厉色,痛斥是非;或是苦口婆心,劝扶苏改弦易张。

</p>

嬴政不动声色,嘴角微微勾起。

</p>

这样热闹的场景己经很久没在麒麟殿里看到了。

</p>

犹记得李斯还在时,法家每日对陈庆攻讦无数,弹劾奏书一封接一封。

</p>

后来形势颠倒,法家衰败,陈庆也再不入朝堂,一下子就清静了下来。

</p>

如今再听到众臣痛骂陈庆,还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呀!

</p>

扶苏完全没想到他的主张会招致所有人集体反对。

</p>

他下意识望向王翦的方向。

</p>

在这个节骨眼上有足够分量,能够改变局势的也只有德高望重的武成侯了。

</p>

王翦轻轻摇了摇头,用眼神告诉他:事不可为,不要固执己见。

</p>

扶苏顿时大失所望。

</p>

朝中竟然没有一人肯替先生说话!

</p>

嬴政早有预料,丝毫没有觉得意外。

</p>

特立独行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
</p>

陈庆平日里肆无忌惮,飞扬跋扈,从不顾及世人非议。

</p>

报应这不就来了嘛!

</p>

“父皇……”

</p>

扶苏恭敬地作揖,目光流露出请求之色。

</p>

嬴政不疾不徐地说:“教化乃朝廷先务,治世,实为治人。”

</p>

“商君有云:故圣人为法,必使之明白易知,名正,愚知遍能知之。”

</p>

“陈庆既然愿意自费钱粮推行教化,寡人自无不允之理。”

</p>

“然众卿非议,寡人亦不能置之不顾。”

</p>

“扶苏,由你来署理此事。”

</p>

“未免遭人口舌,陈卿可居于幕后,避其名讳,以免受士人毁谤。”

</p>

扶苏当即抬起头,准备反驳。

</p>

陈庆才是此事的发起者,还出钱出力,最后却连个名字都不能留?

</p>

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!

</p>

“退朝。”

</p>

嬴政无视了他祈求的眼神,起身离开了御案。

</p>

蒙毅负着手,不禁露出得意之色。

</p>

你陈庆什么德行自己心里没点数?

</p>

居然还想欺世盗名,妄称师表?

</p>

他暗暗下定决心,回头就把此事宣扬出去。

</p>

宣扬教化什么时候都可以,但给陈庆添堵的机会可不多。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