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7章 八万八一把的太子犁(2 / 2)

“比我手里的还大不少。”

</p>

扶苏的目光被草棚角落里的一堆犁铧吸引。

</p>

相比露天堆放的大路货,它们明显结构更复杂,外形也大上不少,就是数量不多。

</p>

陈庆解释道:“殿下手里拿的,是拨付各地郡县,由百姓免费租借的普通犁铧。”

</p>

“主打的就是一个便宜、量大,制作简单。”

</p>

“那些微臣命田师兄挑了好手打造的进阶产品。”

</p>

“以后准备拿来售卖的。”

</p>

扶苏顿时提起了兴,“走,咱们去看看。”

</p>

草棚里的工匠停下劳作,恭敬的退后行礼。

</p>

田舟提了一把进阶版犁具,给扶苏观赏。

</p>

“上面加了握把,探出的这一截是用来架设犁臂的对吗?”

</p>

“如此倒是坚实方便了许多。”

</p>

“要是大秦百姓都能用上这样的耕犁就好了。”

</p>

进阶款的样式有点像‘√’,耗费的铁料比单单犁铧高了不止一倍。

</p>

扶苏也知道,除非铁料的产量大幅增加,不然全面推广这种耕犁有点不现实。

</p>

“早晚会有的嘛。”

</p>

“殿下别着急。”

</p>

“还有更好的东西呢。”

</p>

陈庆抿嘴一笑。

</p>

“哦?”

</p>

“快拿出来瞧瞧。”

</p>

扶苏兴奋地问道。

</p>

陈庆给田舟打了个眼色,对方匆匆离去,没多久双手提着一柄全铁打造的整体耕犁过来。

</p>

它的样式已经与后世的铁犁差不多,无非看着粗苯一些。

</p>

“这是……”

</p>

“一套完整的犁具。”

</p>

“全都是铁的。”

</p>

“而且好像并不重。”

</p>

扶苏从未想过,竟然会有人用‘昂贵’的铁料来造一把犁。

</p>

“微臣将其命名为‘太子犁’。”

</p>

“因为造价过于高昂,目前只打算用来耕种皇家所属的土地。”

</p>

“等下半年产量上来,再发付各地郡府,用于官田耕种。”

</p>

“的高炉建成后,开始对外售卖。”

</p>

陈庆总共选了三个样式,并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。

</p>

玩游戏还分个白板、青铜、精良装备呢。

</p>

犁铧也是一样。

</p>

“太子犁?”

</p>

“不妥。”

</p>

“本宫未在其中出一点力气,怎能厚颜无耻,据其功为己有。”

</p>

“若要命名,也该叫陈氏犁才对。”

</p>

扶苏认真地说道。

</p>

“哈哈。”

</p>

陈庆笑意盈盈地说:“殿下可知这一把犁要卖多少钱?”

</p>

扶苏思索片刻:“最少得十贯钱吧?”

</p>

铁料依材质划分,价钱相差极为悬殊。

</p>

以前做农具的烂铁,现在行情一日不如一日。

</p>

但是精铁、钢料可以用来打制兵器,目前下跌的幅度并不大。

</p>

这把犁一看就是好铁打出来的,肯定便宜不了。

</p>

“十贯钱?”

</p>

“那是成本价!”

</p>

“八万八千钱,少一个铜子都不卖!”

</p>

陈庆比了正反两个‘八’的手势,语气坚定地说。

</p>

“多少?!”

</p>

扶苏大惊失色。

</p>

一斗米才三个钱,一只肥兔不过四个钱,士兵的一副甲胄也仅有一千多钱。

</p>

陈庆把犁具卖到八万八千钱,比铁价下跌之前还要高了十倍!

</p>

这谁买得起?

</p>

更何况当初不是说要把铁价打下来,让老百姓都能用得起吗?

</p>

怎么反倒越卖越贵了!

</p>

“殿下,所以它才要叫‘太子犁’啊。”

</p>

“八万八买一把陈氏犁,怎么想怎么亏。”

</p>

“但是买一把太子犁,简直赚大了好嘛!”

</p>

“光凭这个名字,犁地起码快三成。”

</p>

“卖这个价钱微臣还觉得心疼呢。”

</p>

陈庆振振有词地说。

</p>

扶苏哭笑不得:“用了本宫的名字,耕地还能变快?”

</p>

“先生,本宫也是扶过犁下过田的。”

</p>

陈庆笑容玩味:“殿下您懂耕田,却不懂人心。”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