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熙听了,将面前碗里剩的小半碗粥喝干净,起身道:“两位慢用,我先过去一趟。”</p>
“公仁先生随时可以收拾行装,到时候我让麴兄带人送先生去河内。”</p>
两人起身送袁熙出去,复又坐下。</p>
董昭见袁熙去得远了,想了想,对麴义道:“德州,你说公子是不是真的心系汉室?”</p>
鞠义闷头喝酒,浑不在意道:“我是个粗人,只知道打仗,动脑子是你们谋士要做的事情。”</p>
董昭心道我就是看不明白,才问你的啊。</p>
袁熙此人,表面上效仿刘虞,平日也是生活简朴,但刘虞那人,可不一定是真简朴啊。</p>
彼时刘虞素以生活朴素而广有贤名,平日多穿粗布衣服而受人称赞。</p>
但刘虞也有另外一面,她的姬妾,反倒是个个衣服华丽,也因此有人说其表里不一。</p>
但董昭并不是是很在乎这些,当世名士风流,大部分都是为了达成某些目的,做给别人看的,无可厚非。</p>
没有哪个主公,是单纯简单的,不然也做不到那个位置上。</p>
归根结底,刘虞最大的问题,还是能力不行,打了败仗,以致连带大批手下一同身死。</p>
乱世之中,无能的老好人是不受待见的,这就是任人鱼肉的代名词。</p>
而董昭想要依附的主公,是有枭雄之能,在这乱世之中,能保住身边人平安,走到最后的那个人。</p>
至于对方是不是真心想兴复汉室,反而不是最重要的。</p>
董昭看不透袁熙。</p>
他觉得,袁熙这个人,性格其实很复杂,绝非人前表现的那样。</p>
但这也是一种特质,能装。</p>
即使是装的,但有驭下之术,能打胜仗,善于采信部下建议,又能善待百姓,有仁义之名,这已经是比很多刺史州牧做得好了!</p>
袁熙在院子里走着,心里想的也是董昭麴义的事情。</p>
他尚不能得到两人完全的忠心,全因为他现在自身实力太弱。</p>
此世虽然注重名声,但毕竟也是良禽择木而栖,许多后世的名臣名将,也都是换过主公的,像诸葛亮那种从一而终的人,反而是极为稀少。</p>
主公无能,便会累死臣子,便得不到臣子的忠心。</p>
仁义并不代表无能,仁义之人也可以杀伐果断,必要时也要不择手段。</p>
有些人一开始就明白这点,有些人要颠沛流离,吃了无数亏后,才会悟出这个道理。</p>
如今袁熙能做的,是在这乱世之中,不断赢下去,才能让更多的人才依附于他。</p>
他跟着年青仆妇一路走到木屋之前,挥手让其离开,伸手在屋门上敲了两下。</p>
屋里传来回应声,袁熙推开门走了进去。</p>
他见昨日带回来的女子跪在在榻上,低头向自己行礼,便道:“女郎可好些了?”</p>
那女子低头道:“好了不少,多谢郎君救命之恩。”</p>
袁熙回应道:“女郎不必多礼,我反倒要感谢女郎昨日救命之恩。”</p>
“若非你帮我刺伤那匈奴酋长,只怕我已经死了。”</p>
那女子低头道:“妾惶恐,郎君救数百女子于危难,诛犯汉者之言振聋发聩,实乃当世英雄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