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在年代文吃瓜(十五)(1 / 2)

顾倾城在顾家待了三天,把手续办完,还给家里人画了一张又香又大的饼,便带着一堆东西和乔巧回了城里。</p>

“小妮,你真不把巧儿放在家里?”</p>

“对啊!你自己怀着孕,还要上班,再加一个孩子, 根本就忙不过来啊。”</p>

“先把巧儿放在家里,我和你嫂子、弟妹们都能帮你看着呢!”</p>

顾家人送顾倾城母女两个去找生产队的马车。</p>

路上,顾母和顾大嫂几个女人,还在七嘴八舌的劝着。</p>

顾倾城当然知道,把乔巧放在顾家,是最好的安排。</p>

一来,她能减少些负担。</p>

二来,有她抛出去的诱饵, 顾家人也不敢苛待乔巧。</p>

但,顾倾城更知道,乔巧刚刚经历了丧父,又经历了自己和母亲被爷奶赶出门,小孩子最是恐惧、不安的时候。</p>

这几天,顾倾城就明显感受到,乔巧愈发粘着自己了。</p>

睡觉的时候,小手都紧紧捉着她的头发,唯恐她这个唯一的亲人,也会把她丢下。</p>

不要觉得孩子还小,什么都不懂。</p>

其实,他们有着最直接、最敏锐的感觉。</p>

且,小时候留下的阴影,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。</p>

顾倾城也是做过母亲的人, 她的内心, 有着特有的柔软。</p>

又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, 稍稍努力一下,就有两全的解决方案。</p>

除了心疼、怜惜乔巧外,顾倾城也有自己的计划。</p>

而乔巧也是计划中的一环。</p>

咳咳,顾倾城承认,她果然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。</p>

做的所有事,都有着必要的原因!</p>

“没事,厂子里有育红班。”</p>

“每个月一块钱,有专门的老师看着,一天还有三顿饭。”</p>

“建国活着的时候,就说想把乔巧送去育红班——”</p>

只是马氏不同意。</p>

在马氏看来,一块钱也是钱啊,家里又不是没有看孩子的人,干什么要把孩子送去给别人看?</p>

现在嘛,顾倾城来了,脱离了乔家,乔巧的事儿,就该由顾倾城做主了。</p>

“哦,还管饭啊!那、那挺好!”</p>

顾母跟马氏一样,也心疼钱。</p>

不过,现在她与女儿的关系不再是纯粹的母女, 她还想让顾倾城拉拔娘家的兄弟。</p>

说话的时候, 就带了几分小心翼翼。</p>

“当然好!前两年困难的时候, 厂子里的职工都饿肚子,但育红班的孩子,还能吃个半饱呢。”</p>

顾倾城这话,不是在忽悠顾母。</p>

这是她从原主记忆中得知的事实。</p>

育红班的孩子,都是机械厂的子女。</p>

有些孩子的父母、爷奶还是领导。</p>

再加上华国人传统的尊老爱幼,众人都有“苦了大人,也不能苦了孩子”的认知。</p>

所以,育红班的伙食,还是很可以的。</p>

“真的!那要是这样的话,一块钱还是花的很值啊!”</p>

顾大嫂太精明了,眼珠子一转,就把账给算清了——</p>

这不是厂里利用育红班来赚职工的钱,而是给职工的福利啊。</p>

哎呀呀,还是当工人好。</p>

当了工人,不只是碰上了铁饭碗,而是这辈子的生老病死都有了保障呢。</p>

顾大嫂愈发迫切了,她家男人也要去当工人,她的孩子也要能享受到这么好的福利!</p>

“小妮啊,你带了这么多东西,自己能不能行?”</p>

“要不,还是让你大哥给你送过去吧。”</p>

“……哦?能拿得动?呵呵,我都忘了你力气大!”</p>

“对了,这些菜要是吃完了啊,你给家里说一声,我再让你大哥给你送去!”</p>

送菜不重要,重要的是,认认门儿!</p>

这感情嘛,都是你来我往才慢慢深厚起来的。</p>

亲兄妹也要多走动。</p>

顾大嫂把心里的小算盘,拨拉得噼啪作响!</p>

顾二嫂也不甘示弱,“对!正好咱们生产大队快种完玉米了,也该闲下来了。”</p>

“到时候啊,让你二哥去给你干活去!”</p>

顾老四虽然已经得了顾倾城的照顾,但顾四媳妇还是不敢懈怠——</p>

学医算什么?</p>

关键是学成后,还需要去城里的医院培训。</p>

而培训的名额,依然要靠有出息的“顾小妮”。</p>

“还有我家老四,身子骨虽然不好,但总比外人强。”</p>

几个妯娌围着顾倾城,热情、周到。</p>

这“姑嫂”相亲的画面,简直闪瞎了顾家村一众乡邻的眼。</p>

“哎呀,这顾家的家风真不错,嫂子们对出嫁的姑子都这么好!”</p>

“哼,我家姑子要是城里的工人,我对她也好!”</p>

乡邻们说着或是羡慕、或是嫉妒的话。</p>

在顾家人的依依不舍中,在吃瓜群众们的议论纷纷中,顾倾城带着乔巧坐上了马车。</p>

马车摇晃到镇上,再坐汽车回到了城里。</p>

路上花费了一个小时,顾倾城站到机械厂大门外的时候,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。</p>

“顾姐姐!顾姐姐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