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要走一条不同的路(1 / 2)

噗嗤!</p>

站在门外,正好听到顾倾城与福王对话的清妙真人笑了。</p>

她早就知道,她家小徒弟表面愚钝,内里比谁都明白。</p>

大智若愚!</p>

清妙真人彻底放心了,她把顾倾城带回了京城,让她继承了自己的“道观”。</p>

“……秀娘,真人这是啥意思?是让咱乖宝当女道士吗?”</p>

赵氏心下担忧,赶忙跑去找最相信的儿媳妇讨主意,“这可不行啊!咱家乖宝长得这么好,怎么能不嫁人、不生孩子?”</p>

李秀娘明白赵氏的意思,便笑着说,“娘,您别担心,道士跟和尚不一样。”</p>

道士分全真教和正一教,前者不能娶妻,有种种戒律,后者则没有。</p>

清妙真人可是皇家公主,她就算“出家”,也只是表面上的,根本不会遵守那些清规戒律。</p>

按照教派的话,应该可以归到正一教。</p>

李秀娘耐心的将这些告诉赵氏,并小声跟她八卦:“我听说,早些年在京城,清妙真人就有不少‘门客’。”</p>

什么清俊公子,什么儒雅学士,还有精壮直率的武将……各色美男,老幼通吃。</p>

也就是清妙真人年岁大了,对那些事儿厌倦了,这才收敛了性子,开始教养一些小姑娘打发时间。</p>

所以,赵氏很不必担心自家乖宝。</p>

乖宝既然继承了清妙真人的一切,自然也会像曾经的清妙一般恣意、洒脱。</p>

想嫁人就嫁人,不想嫁人,就多养些门客。</p>

这日子过得,要多舒坦有多舒坦。</p>

若不是李秀娘骨子里是个传统的女人,上辈子还有执念,渴望幸福美满的小家庭,没准儿她也会像顾倾城一样呢。</p>

这辈子,李秀娘不可能叛经离道,只能在心底默默羡慕。</p>

赵氏眨巴眨巴眼睛,虽然还是觉得女人应该嫁人生子,如此才算圆满。</p>

但,听自家厉害儿媳妇话里的意思,乖宝能够如此,是十分幸运的。</p>

至少,跟她担心的不能嫁人、不能生孩子,只能像庙里的尼姑般青灯古佛、粗茶淡饭的受罪……是不一样啊。</p>

“那就好!那我就放心了!”</p>

赵氏吐出了一口气。</p>

李秀娘为了彻底安抚婆母,又补充道:“其实这样也好,乖宝的情况毕竟特殊,若是像寻常女子般嫁人,未必能遇到良人。”</p>

万一那人只是贪图乖宝的美色,或是为了讨好清妙真人,这才求娶乖宝。</p>

日后稍有变故,他可能就会变成中山狼。</p>

再者,就算那人是喜欢乖宝的,可人心易变。</p>

如果只是将希望寄托在别人是否有良心、爱与不爱上面,就太被动了。</p>

乖宝这样就很好,有钱,有尊贵的师傅,还有书法家的名号。</p>

她可以随心所欲,不用顾忌别人,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!</p>

就像她李秀娘,重生一次,靠着自己赚钱,对于顾家人,她摒弃了上辈子的怨恨,也没有被今生的恩情所裹挟。</p>

她感恩,但不会失去自我。</p>

轻轻抚了抚小腹,她的女儿已经来了。</p>

丈夫入了十六卫,站到了比上辈子还要高的高度。</p>

他对自己比上辈子更体贴,不是怜悯,而是真正把她当成妻子。</p>

上辈子那样的情况,丈夫都没有舍弃她。</p>

李秀娘相信,这辈子她和孩子会过得更好。</p>

随后的几十年,也正如李秀娘预想的那般——</p>

顾丰做了将军,还靠着战功得到了侯爵,李秀娘这个曾经的童养媳、后来的女财神,终于成了一品侯爵夫人;</p>

顾饶科举入仕,从七品翰林编修一路做到了首辅大臣。</p>

他一直都记着大嫂供自己读书的恩情,对待李秀娘十分恭敬。</p>

顾大海和赵氏过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富贵日子,儿女出息、媳妇孝顺,孙子重孙围了一大堆。</p>

最具传奇色彩的还是顾倾城,她的美貌、她的书法,还有她跟皇家神秘的关系,当然,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丰富的情史。</p>

不过,不同于对伎子才女的轻佻,文人们提到顾倾城的时候,大多还是倾慕。</p>

他们给顾倾城写了很多诗,还有以顾倾城为原型的传奇话本子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