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1章 指导老师(1 / 2)

就这样,陈南找了一家小饭店进去了。</p>

原本饿了一上午,就准备点几个菜,可一个人也没法点菜,这下倒好。</p>

饭店叫“二合饭店”,虽然店面不大,但是好在干净。</p>

“哎呦,来了!”</p>

老板看见陈南来了以后,顿时笑着打了个招呼。</p>

这段时间,陈南每天在这里吃饭,一来二去,和老板都熟悉了。</p>

本就是一个不大的夫妻店,现在过了饭点,人更是不多。</p>

“今天吃点什么?”</p>

陈南笑了笑:“杨主任,詹姆斯教授,有什么忌口的吗?”</p>

詹姆斯笑着说道:“没有,我就是过来和陈主任聊一聊,吃什么不重要。”</p>

杨福朋点头一笑:“我看你是常客了,你点几个拿手的就就行,我不挑。”</p>

陈南笑了笑,没看菜单,直接点了几个菜:</p>

“青椒肉丝、西红柿鸡蛋、葱爆肥肠、辣椒肚丝,炒肝、一个西湖牛肉羹吧。”</p>

“三个米饭。”</p>

“谢谢老板。”</p>

“这可得做好点,有国际友人。”</p>

“做好了,可是能提升国际知名度的。”</p>

老板也姓陈,叫陈二合,听见这话,顿时笑了起来:“得嘞,你们坐好,我现在就去准备。”</p>

……</p>

老板娘给倒了三杯热茶放在桌子上,便不再打扰三人。</p>

这个时候,詹姆斯哈肯看了看时间,对着陈南说道:</p>

“陈主任,这个点打扰伱,真的不好意思。”</p>

“只是,目前我在进行消化道肿瘤,癌前状态研究,陷入了一定的困惑之中。”</p>

“这一次来中日友好医院,也是希望谋求一些合作。”</p>

“可惜,于金华教授,对于临床科研,并不擅长,相比科研,他更擅长治疗。”</p>

“我觉得,于教授更像是一个工匠,而非科学家。”</p>

“他有很好的工匠精神,善于钻研和提高,但是却缺乏开拓和创新。”</p>

詹姆斯哈肯今年已经六十三岁,满脸的大胡子,戴着一顶绅士帽,一身西服穿的板板正正,和此时的苍蝇馆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。</p>

可是,对方却丝毫没有在意。</p>

而是详细的和陈南直接讨论起来。</p>

“杨主任说,你对中医很有研究,所以,我希望可以和你好好聊一聊。”</p>

说完之后,他一丝不苟的摘下帽子,放在椅子上,顺便解开身上的黑色大衣,从内衬口袋里取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,放在了桌子上。</p>

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,这位詹姆斯教授绝对是一个认真且做实一丝不苟的人。</p>

这种人,其实十分适合做研究。</p>

陈南笑了笑:“嗯,咱们就闲聊,詹姆斯教授,您是前辈,称不上指教,就算是一次单纯的学术交流就行了。”</p>

詹姆斯笑了笑:“嗯,好!”</p>

“陈主任,您对萎缩性胃炎伴随肠化生,应该有所了解吧。”</p>

陈南听见这话,顿时眼睛一亮。</p>

因为……米磊目前进行的,甚至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的课题,就是这个研究。</p>

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的逆转。</p>

“您继续。”陈南没有打断对方。</p>

这个时候,詹姆斯哈肯,从口袋里取出一张打印出来的纸递给陈南:</p>

“陈主任,你先看一下这个,这是我准备发表的一篇论文。”</p>

“既往的研究认为,胃黏膜病变有一个“不可逆转点”,就是一旦发生肠化,即便怎么注意、怎么治疗,也很难逆转,只有傻傻地等它进展、傻傻地复查胃镜;于是很多被诊断为肠化的病人为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,甚至有的人为此而得了抑郁症。”</p>

“但其实,并非如此,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之后,发现一点。”</p>

“其实,肠化生并非是不可逆的!”</p>

“肠化(im),是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简称,萎缩性胃炎发生后,胃粘液分泌就会减少,为弥补粘液分泌不足,胃黏膜层会进行自我修复,用杯状细胞来分泌粘液,因这些细胞与小肠和大肠的杯状细胞相似,故称肠上皮化生。”</p>

“简单说,就是胃黏膜上长出了本该在肠道的细胞,也就是长错了地方,它第一没有发生异形改变。</p>

第二,它还是基本正常的细胞形态,虽然人们说它是“癌前病变/状态”,但其实基本上它还算个好孩子,仅仅是进错了门。”</p>

陈南点头,这一点他在米磊实验的时候,也参与了解过。</p>

具体的过程虽然不太熟悉,但是也不陌生。</p>

这个时候,詹姆斯哈肯忽然说道:“现如今,公开发表的文献,极少谈及肠化能够逆转。</p>

但是,我这几年的研究表明,经过规范治疗,尤其是根除幽门螺杆菌,至少1/3的肠化是可以逆转的。”</p>

“这就说明,这一个问题,是存在一个钥匙的!”</p>

“可是,我觉得,三分之一,并非是终点!”</p>

“我不想把一个不成熟的数据公布出来,以至于误导很多人!”</p>

“我感觉,一定是我们的研究,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!”</p>

“所以,我希望得到一些灵感。”</p>

这个时候,老板笑着端上来一盘西红柿鸡蛋。</p>

陈南却略微沉思起来。</p>

看见陈南不说话,一旁的杨福朋和詹姆斯哈肯都有些着急,甚至有些不理解。</p>

眼看着菜都要上齐全了。</p>

詹姆斯哈肯再也忍不住了:“陈主任,你为什么不说话。”</p>

陈南看见端上来的肚丝和肥肠以及炒肝,忽然笑了起来。</p>

“詹姆斯教授,你认识这几个菜吗?”</p>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/p>

詹姆斯哈肯闻声,顿时哑口无言,他瞪大眼睛,有些疑惑的看着陈南。</p>

甚至,他都觉得自己……这是疯了,来找他。</p>

这个人……怎么这样子?</p>

若非詹姆斯哈肯的修养太好了,早就骂娘走人了。</p>

“我不认识,有劳陈教授介绍一下。”</p>

陈南笑着说道:“这是肚丝,动物的胃做的菜。”</p>

“你尝一尝。”</p>

詹姆斯没有犹豫,点了点头,拿起来尝了尝。</p>

“这是炒肝,老bj的炒肝儿是非常有名的以猪的大肠和肝脏为主要原料,这道菜对火候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,成菜后汤汁油亮酱红、肝香肠肥、味浓不腻、稀而不澥、口感醇厚。”</p>

“你尝一尝。”</p>

随后,陈南又指着一盘肥肠,说道:“这是肥肠。”</p>

“动物的大肠做的。”</p>

“你尝一尝。”</p>

詹姆斯哈肯虽然不解,但是盛情难切,依然依次尝了尝,味道真的不错,忍不住多吃了几口。</p>

不过……</p>

吃完之后,他马上就觉察到有些不对劲儿。</p>

这……怎么能忘了正事儿呢?</p>

他连忙看向陈南:“陈主任,我是抱着虔诚的态度,来跟您请教的。”</p>

“你这样是不是有点糊弄人了?”</p>

陈南看见詹姆斯哈肯,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笑了笑:“其实,答案,我刚才已经说了。”</p>

詹姆斯哈肯一听这话,顿时愣住了!</p>

这……怎么可能?</p>

你不就是让我吃了几个菜吗?</p>

怎么就跟我说了答案了?</p>

这不是开玩笑呢?</p>

就连杨福朋也是瞪大眼睛细细的看着这几盘菜,想要看出来几分端倪。</p>

陈南这个时候,把詹姆斯哈肯刚才递给他的那张研究结果的纸还了回去。</p>

然后,说道:</p>

“其实,詹姆斯教授,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。”</p>

“你所谓的萎缩性胃炎伴肠化,至少1/3可以逆转这个理论,只是你的猜想,或者说是理论猜想,对吗?”</p>

此话一出,顿时詹姆斯哈肯瞪大眼睛,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陈南。</p>

“不!”</p>

“我做过假设和实验的。”</p>

“自然不是简单的猜想。”</p>

陈南反问一句:“那你有具体比例吗?”</p>

詹姆斯哈肯沉默,摇头:“没有!”</p>

陈南笑了笑:“那就对了。”</p>

“其实,你的研究,从一开始,就走窄了。”</p>

“肠化之所以被称为“癌前病变”,是因为:</p>

1、胃黏膜腺体内的增殖中心受到致癌因子刺激后,其未分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,肠型基因开放,向着肠型细胞分化。若细胞继续向不良方向发展,分化愈来愈差,最终发展为胃癌。</p>

2、随着胃黏膜腺体的萎缩或壁细胞数量的减少,黏膜壁细胞破坏、腺体萎缩、胃酸分泌减少,胃内ph值升高,诱导腺体颈部干细胞向肠黏膜方向分化,最终发生异型增生、胃癌。”</p>

“这些东西,只能说明一个问题!”</p>

“那就是内部环境,导致了胃粘膜处于一个不易生存的环境中,很容易发生异化。”</p>

“对吗?”</p>

听见陈南的这一番话,杨福朋顿时面色严肃起来,眼神也变得无比郑重。</p>

而詹姆斯哈肯更是连忙翻开笔记本,在上面写了起来。</p>

陈南继续说道:</p>

“你瞧,那几盘菜,胃、肠……明明都是消化系统,可为什么质地区别那么大呢?”</p>

“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肠化生。”</p>

“为何?”</p>

“你想一想,肠道细胞的生存环境,和胃黏膜细胞的生存环境。”</p>

“能一样吗?”</p>

詹姆斯哈肯顿时闭目沉思,也不吭声。</p>

而陈南则是不急不缓,一边吃饭,一边分析。</p>

杨福朋也不敢打扰两人,想吃,可是……看了看陈南,他总觉得,自己不配吃。</p>

这他娘的,吃个饭,还能讨论起来学术问题了?</p>

甚至,杨福朋已经打定注意了。</p>

以后绝对不和陈南单独吃饭。</p>

要不然得尬死。</p>

开个玩笑,杨福朋自然也不是一般人,作为国内肿瘤领域的中青代翘楚,他的能力自然也很厉害。</p>

只是,不得不说,他觉得自己依然有些小看了陈南。</p>

哪怕他已经拉高了很多对于陈南的评价,但是今天一看,似乎……还不够!</p>

这个年轻人,到底有多厉害?</p>

他总觉得,今天在这个“二合饭店”能出来一个了不起的成果!</p>

想到这里,杨福朋赶紧偷偷摸摸吃了几口炒肝,压压惊。</p>

不得不说,味道真的不错。</p>

而这个时候,詹姆斯忽然看向陈南:“陈主任的意思是……”</p>

“我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?”</p>

陈南点头:“没错!”</p>

“你研究胃粘膜和肠化生,但是你却单纯的研究胃内的环境。”</p>

“不可否认,幽门螺旋杆菌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。”</p>

“但是……您知道吗?詹姆斯教授。”</p>

“在我们中国,人体可是一个整体!”</p>

“中医诊疗疾病,从来不是胃痛治胃,头疼治头。”</p>

“这是一种狭隘的思维。”</p>

“而现代医学对于肿瘤的靶细胞技术,虽然也很厉害,但是我依然觉得,这是走在了一条相对于狭窄的路上。”</p>

“扯远了!”</p>

“回来说一下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。”</p>

“其实,关于这个课题,我也在研究,甚至已经做了数据分析。”</p>

“我把导致这个疾病的情况,做了一个详细的统计,中医证型里,有大量这样的患者,我按照症候学理论分析,把症候出现的概率,分为了:肝胃气滞、肝胃郁热、脾胃湿热、胆热犯胃、气郁痰阻、脾胃虚弱、胃阴不足和寒热错杂。”</p>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

“这就说明了一点!”</p>

“那就是,不要再单纯的去研究胃内的情况,什么胃酸分泌、什么胃粘膜、什么幽门螺旋杆菌。”</p>

“或许,你打开思路,说不定能发现更新的东西!”</p>

“比如,从肝脏、胆囊……等角度,去研究!”</p>

此话一出,詹姆斯哈肯顿时激动的身体哆嗦一下。</p>

他面色凝重的看着陈南。</p>

“您是说……”</p>

陈南笑了笑:“詹姆斯教授,这是学术探讨,我是从中医角度和临床数据给出你的一个推断。”</p>

“您觉得,肝脏和胃联系最多的是什么呢?”</p>

詹姆斯听见这些以后,脑海里如同决堤的洪水,无数数据和舌象滔滔不绝奔涌而来。</p>

陈南真的给了他一个了不得的建议!</p>

这一趟真的没有白来。</p>

正如陈南说的那样,自己的路,一开始就走的比较狭隘了。</p>

醍醐灌顶啊!</p>

这一瞬间,詹姆斯哈肯真的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</p>

“陈主任,大恩不言谢!”</p>

“如果我有了研究成果,我绝对会和您共享的。”</p>

“这是属于您的荣誉!”</p>

“我这边时间有限,就不打扰陈主任吃饭了,下次回来,我请客。”</p>

“再见了!”</p>

看着匆匆离去的詹姆斯,杨福朋诧异的看着陈南:“你……你小子到底多少岁?”</p>

陈南一脸茫然:“26啊?”</p>

杨福朋翻了个白眼:“为啥我总觉得你有260呢?”</p>

“呸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