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的时候,孙沐和孙忠书聊了很久。</p>
聊了张绍庭、王鹤宇他们的未来和发展。</p>
其实,作为家族子弟,他们必将会为家族的发展添砖加瓦。</p>
孙沐同样如此。</p>
这段时间,孙忠书他们几个老一辈在一块碰头聊了关于未来发展的很多事情。</p>
这些年来,这些家族一直都是时而争斗,时而合作。</p>
打打闹闹好几代人,也算是世交了。</p>
时代在变化,几个家族的发展规划也在改变。</p>
伴随着市场化的飞速发展,西方在资本运作方面的先天优势就出现了,以至于国内在段时间内很容易收到资本的冲击。</p>
孙忠书问了孙沐未来的发展规划,而孙沐依然坚定的说了句:“我要做医生。”</p>
孙忠书没有拒绝,他早就看出了孙沐要走的路。</p>
不过……想要通过笔试面试,他们也不敢有太多的把握。</p>
两天时间,能改变多少啊?</p>
除非顿悟!</p>
说实话,中医其实很考验一个人的悟性,多少老中医是一朝得道天下知?</p>
在积累足够的时候,很多时候,想要突破,靠的就是机缘。</p>
这就是所谓的顿悟。</p>
当孙忠书在思考要不要让孙沐这两天去找个大师好好带一带的时候,孙沐却告诉孙忠书他已经有了决定,要去找陈南。</p>
这让孙忠书顿时瞪大眼睛:“为什么?”</p>
孙沐的回答,很简单,却又出乎孙忠书的意料:“因为他比我强。”</p>
这让孙忠书失神很久。</p>
他竟然主动承认了?</p>
于是……今天孙沐出门以后,孙忠书也出门了,他很想去看看今天孙沐要经历什么样的事情。</p>
却没曾想,看见了这样的场面。</p>
原本陈南和曲跃飞他们的争端孙忠书不想出去的,这曲跃飞多少也算是小有名气,孙忠书虽然很少参加各种会议,但是也依然活跃在这个舞台上。</p>
曲跃飞有一个好老师,让他评选为了全国名中医,但是……在孙忠书眼里,依然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小人物。</p>
其实……在中医圈子里,特别是传统的中医圈子里,对于评选这些各种各样名号的东西,大家看的并不重。</p>
中医民间有个小聚会,这个聚会的地点并不固定。</p>
会议的名字很简单:“杏林苑”。</p>
参加这个会议,有一个门槛,起码得摸得着大师的门槛。</p>
行话是这么说的:“入的杏林苑,轻叩大师门。”</p>
说的是想要进入这个圈子,最起码得距离大师不远。</p>
每年那个时候,都会对叩门的人进行测试考核,当然想要参会考核,需要有三名以上大师同时推荐。</p>
曲跃飞参加过两次,没有一次通过!</p>
如果三次不通过,就不能再叩门了。</p>
曲跃飞差的太远了!</p>
不过,曲跃飞也想的很清楚,进不去就进不去了,索性让老师给帮忙托人找关系,活动了一个全国名中医的名号。</p>
这个名号称不上不值钱,但是也多到没话说,每个省份最起码能挑出百来个人。</p>
所以,含金量自然是一般,当然,里面不乏高手,只能说是鱼龙混杂的一个深水湾。</p>
这一步的人,被认为是有机会冲击大师的。</p>
可是曲跃飞,差的太远了!</p>
所以,刚才听见曲跃飞诋毁晋省无国医大师,贬低晋省中医水平,贬低孙家的时候。</p>
孙沐忍不住站了出来。</p>
说出来了刚才那样一番话。</p>
此话一出,瞬间几个人都安静了下来。</p>
孙沐面色潮红且激动,不知道是激动刚才的感悟,还是激动孙家祖辈的荣光。</p>
而曲跃飞听见声音以后,连忙看向孙忠书,原本还想说什么话,但是……却缄口不言,眼神多有闪烁和躲闪之意。</p>
他没想到在这里竟然碰见了孙忠书!</p>
“孙教授!”</p>
“这……是不是误会了?”</p>
“这是令公子啊,是在抱歉。”</p>
“呵呵,我没有那个意思,没有冒犯孙家的意思,只是觉得年轻人太过于目中无人了。”</p>
而王克也没想到,眼前这位是孙忠书。</p>
他自然认识孙忠书了,孙忠书很出名的,几年前首都某个国医大师摆摊论道开书立著讲说的时候,孙忠书也在场,却辨的那名国医大师哑口无言,最后那一次讲座也成了一个笑话。</p>
同年,孙忠书据说通过了杏林苑考核,而后他低调了很多。</p>
却不知道在当时落下了一个“狂医”的称号。</p>
“孙教授,你好,我是王克。”</p>
孙忠书点头一笑:“王教授,见笑了!”</p>
王克微微一笑,没有在意。</p>
曲跃飞站在原地,脸色有些难看了起来。</p>
孙忠书没有理会对方,而是看了一眼陈南,笑着打了个招呼:“你就是陈南吧,你好,自我介绍一下,中西医结合医院,孙忠书。”</p>
这一番姿态,摆的很低!</p>
或者说是……孙忠书眼里,他和陈南,平等相交。</p>
虽然说孙忠书没有回答或者反击曲跃飞的话,但是这一番姿态,就是在告诉曲跃飞一个道理,伱真的不配!</p>
陈南连忙握手:“孙教授,您好,我听过您的课,很有深度。”</p>
孙忠书点头一笑:“回头再说。”</p>
曲跃飞没想到,这一次来到晋省,丢了这么大的面子。</p>
他好赖也是全国名中医呢!</p>
“全国名中医”不是一个形容词,而是一个称号。</p>
中医国内的荣誉称号比较有分量的就那么几个:</p>
国医大师。</p>
全国名中医。</p>
全国全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。</p>
省级名中医。</p>
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。</p>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/p>
……</p>
这些都算是比较有分量的。</p>
人很多时候,会认不清自己,特别是当身处一个德不配位的位置时候,会容易膨胀。</p>
曲跃飞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。</p>
“孙教授,我很尊重你。”</p>
“但是,并不代表我认可你的观点。”</p>
“我不认为一个如此年轻的人,有妄谈大师的资本。”</p>
“您也是老中医了,你应该知道这一步有多难!”</p>
这个时候,杨亚萍也走了过来,他看见孙忠书之后,有些疑惑,而一旁的王克连忙介绍。</p>
杨亚萍听完之后,顿时瞪大眼睛:“您好,孙教授,感谢您的到来……”</p>
“希望可以邀请您帮贺兰看看。”</p>
“您放心,诊金一分都不会少的。”</p>
杨亚萍显然没有想到,在这里能碰见中医世家的人,内心也是多有兴奋。</p>
她圈子本身就比普通人要深,自然很清楚那些中医世家背后的底蕴和积累。</p>
孙忠书闻声点头,没有拒绝:“可以。”</p>
“但是,这一次诊断,还是要以陈南为主。”</p>
“我会提一些建议。”</p>
“钱就不用了。”</p>
杨亚萍点头:“好,贺兰正好还没有吃饭……”</p>
说话间,杨亚萍带着孙忠书去了病房,不过……临行前,孙忠书还是好奇的看了一眼孙沐,他很想知道,陈南跟他说了一句什么样的话,让他激动半天。</p>
而此时……</p>
因为孙忠书的参与,四个人的关系有些僵持。</p>
而曲跃飞对于陈南的愤怒,也提升了一个等级。</p>
【叮!恭喜您,曲跃飞对您的愤怒提升,差评等级提升至:高级。】</p>
【温馨提示,拿到所有人认可的治疗方案,可获得系统奖励。】</p>
陈南冷笑一声。</p>
这个曲跃飞,真的是……欺软怕硬,看见孙忠书怂的跟啥一样,而且对方的话,反倒是让他对自己增加了几分嫉恨。</p>
这种人,能成大器?</p>
陈南没有理会。</p>
说话间,陈南回到办公室内,开始开方。</p>
而王克至始至终都没有动笔,他觉得自己开方没有必要,等到一会儿陈南开出来了,自己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,然后完善处方。</p>
孙沐也没有开方,而是跟在陈南身后,认真的看着陈南开方。</p>
而刚才陈南的那一番话,在他心头,如同一把尖刀,刺破了原本封闭很久的桎梏。</p>
这一次,他有了很大的感悟。</p>
专方治专病,合方治疑难。</p>
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十个字。</p>
但是能启发人的地方太多了。</p>
所谓专方治专病,说的是经方,也就是伤寒论中的方子,被称为经方,也叫专方。</p>
众所周知,经方是治病的基础方,作用特点是针对性强,根据病证表现特点而选用经方则是治病的切入。</p>
而所谓的察变。</p>
是要精准的把握到病机的变化,让后给予精准的治疗方案。</p>
这一步很难,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很难解决这样的问题。</p>
甚至,想要察觉到病机的出入变化,都是难事。</p>
但是,伤寒论本身就是一步对病机出入变化深入探讨和研究的书籍,后世医家之所以无比推崇此书,就是因为伤寒论成为了大家察变和捕捉病机变化的线索。</p>
而很多大师,就是通过分析伤寒论探讨变证而寻找到的机会。</p>
而所谓的合方治疑难,就是这个道理!</p>
孙沐现在能力有限,很难精准把握到变化,但是对于一些明显的变化还是能诊断和察觉到的。</p>
他的不足就在于这里。</p>
想要治疗疑难杂症,找不到下手点。</p>
而陈南的一语,道破了他的困惑。</p>
如果很难寻找到细微变化,但是可以寻找整体病机的走向。</p>
而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设每一个方都有其治病的针对性,方药针对性越强,治疗效果就越专。</p>
凡是针对性强的方药,其治疗作用相对比较单一,选择作用比较单一的方药去辨治复杂多变的病证必有其局限性,这就凸显经方合方应用的重要性与迫切性。</p>
而“合方治疑难”就是立足点!</p>
合方,指的是经方合用,经方合用是指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方合并治疗病证。</p>
遴选经方合方的基本原则有二:一是选择经方与经方合用,二是选择经方与历代医家名方合用。</p>
通过疗效,去反推症状,这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办法。</p>
合用,难在合,也巧在合,更贵在如何“合”。</p>
孙沐积累深厚,差的就是一个契机。</p>
陈南的这十个字的经验,点醒了孙沐。</p>
而此时!</p>
陈南已经开始准备开方。</p>
患者的症状,他也有了一个很清楚的认识,但是想要开方诊断,却需要新的立足点。</p>
郁证的发展,常是因气而生,因气而乱,气病导致血病,但是治疗,却不能从这两个角度下手!</p>
因为患者此时的病机发展,已经伤及阳气。</p>
阳虚伤脾,肝气犯脾。</p>
但是,却不能补脾来运化。</p>
如何下手,必须要找到病机变化的关键所在。</p>
脉象细数,是有热,而苔白厚腻,说明是阳虚。</p>
有热,却有阳虚。</p>
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。</p>
如果补阳,肯定动火,火气一动,气血肯定要乱,脉象已经细数,是不行的。</p>
但是,陈南却觉得可行!</p>
因为补阳,不一定要壮火,同样可以温经。</p>
病来如山倒,祛病如抽丝。</p>
说的就是需要从纷繁复杂的病机之中,寻找到关键的线索和点。</p>
找到了,就顺利了!</p>
而陈南觉得,自己应该从“痰”下手。</p>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p>
无论是气滞,还是血瘀,亦或是脾虚,对于当下的患者来说,都是“本”。</p>
而此时的标,在:“痰。”</p>
中医是活的,标本标本,很多时候,有的人分不清何为标,何为本。</p>
标本,也是阴阳,也需要辩证。</p>
标中,还要分标,本。</p>
这就是“察变”。</p>
疑难杂症,关键就在于病症繁多,如果一团乱麻一般。</p>
很多人无法寻找到关键的立足点,“变证”,就很难治病。</p>
的确,患者有肝郁气滞,有脾虚,有淤血。</p>
按照中医理论,要辨证论治,阴阳虚实辩证对了,就能治病。</p>
可是真的如此吗?</p>
并不是!</p>
你此时即便如何补脾,如何行气,哪怕用三棱莪术之辈峻猛之药,也很难奏奇效。</p>
辩证,可不仅仅只有寒热虚实这么简单。</p>
辩证,讲究一个辩字。</p>
而患者的情况,陈南此时十分清楚,要从“痰”论治。</p>
而从痰,却需要寻找路径,如何找到痰。</p>
如果使用一大堆健脾利湿化痰的办法,可就错了。</p>
中医理论认为,心主神志,肝主谋虑,胆主决断,气机疏泻受阻,导致气滞郁结,和脾虚不化,故生痰浊。</p>
痰浊上扰清窍,痰蒙神窍,肝郁化火,肝木乘土,所以患者出现了那些症状。</p>
而阳虚失温,加上痰浊内阻,血脉不畅,故而周身窜痛不适。</p>
所以,本病的病机为:肝气郁结,心胆脾阳虚,清窍失养,神窍痰蒙!</p>
治疗办法要:疏肝解郁,温补心阳,涤痰醒神!</p>
方剂……</p>
柴胡桂枝汤合温胆汤再合定志丸!</p>
柴胡桂枝汤由小柴胡和桂枝汤组成。</p>
小柴胡汤可以和枢机,解郁结,行气机,畅三焦,化痰浊。</p>
桂枝汤能温补心阳,以助胆阳。</p>
温胆汤更是可以涤痰醒神。</p>
定志丸益心强志。</p>
“柴胡15g,黄芩9g,党参15g,桂枝12g。</p>
赤白芍12g,半夏9g,生姜6g,陈皮10g,</p>
枳壳10g,竹茹10g,远志10g,茯苓20g,</p>
菖蒲6g,炙甘草6g,大枣3枚。”</p>
看起来用了四个合方,但是……除去姜枣,只有看看十来味中药。</p>
这就是合方的魅力所在!</p>
陈南开完这个方子以后,甚为满意!</p>
说实话,这个方子,可是陈南此时的巅峰之作啊。</p>
【用药入神】根本无法找到缺陷。</p>
这绝对是一个专家级的方子。</p>
而此时!</p>
身后的孙沐认真看着陈南的方子,面色凝重,一言不发。</p>
他很清楚,陈南此时也在给他做示范。</p>
合方如何使用?</p>
合方如何奏其功?</p>
小柴胡!</p>
温胆汤!</p>
定志丸?</p>
“陈医生,这是……合方吗?有小柴胡汤,温胆汤,和定志丸?”</p>
陈南笑了笑,还未说话。</p>
而一旁的王克却认真的说了句:“不!”</p>
“其中还有,桂枝汤!”</p>
“秒啊!”</p>
王克双目满是精神,看着陈南的方子啧啧称奇。</p>
“太神奇了,区区不到十五味药物,竟然暗藏四个合方!”</p>
“而且,对于经络变证领会如此精准,标本兼顾的同时,能寻找到真正的病机所在!”</p>
“陈医生,您觉得,这个方子要从痰而论治吗?”</p>
陈南笑了笑,点头:“没错!”</p>
“王教授高人,一眼就看出来了。”</p>
王克连忙摆手,假装惊恐,笑着说道:“不敢不敢!”</p>
“陈医生,领教了!”</p>
“小小市级医院而中医科,竟然卧虎藏龙啊!”</p>
“这个方子,真的是让我受教了。”</p>
“而且……受益颇多啊!”</p>
“等我有机会叩门成功,我一定亲自上门来谢啊!”</p>
王克真的是太激动了。</p>
他本身也是全国名中医,但是,王克性格比较随意,不和曲跃飞一样斤斤计较,虽然刚才觉得陈南说话有些意思,但是没有插嘴。</p>
但是……</p>
现在他才知道。</p>
真的是遇到高人了!</p>
王克感慨一声:“真的是很难想象得到,晋省一个西医院的中医科,竟然能有陈医生这样的高人!”</p>
“而且……您看起来可真的太年轻了。”</p>
“估计也就二十来岁吧。”</p>
“二十来岁,能对中医有如此造诣,有朝一日,肯定能成就大师啊!”</p>
“啧啧!”</p>
“陈医生,来,重新认识一下,我是王克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:王克!”</p>
“这是我的名片!”</p>
说话间,王克自己都没有察觉到,对于陈南的称呼,变成了“您”。</p>
而且,他主动把自己的名片递了过来,姿态很低。</p>
“陈教授,今天受益良多,一个方子,点开了我多年疑惑!”</p>
“如果下次来首都,一定要给我打电话!”</p>
“王某人在首都多少有些能力。”</p>
陈南结果名片,笑着说道:“王教授客气了。”</p>
王克连忙摆手:“您可别叫我教授了,我说句实话……你这水平,比我还要厉害,天赋比我要强,以后说不定,你比我们走的更远!”</p>
“呵呵!陈医生,我不开玩笑。”</p>
“我觉得,你现在去叩门,都能成功!”</p>
“你一定会成为杏林苑最年轻的成员,也一定会成为最年轻的大师!”</p>
陈南闻声,一脸疑惑……</p>
什么杏林苑?</p>
什么叩门?</p>
什么大师?</p>
他感觉……自己对于这些东西,一脸茫然。</p>
王克走了,和杨亚萍打了个招呼以后,直接离开了。</p>
杨亚萍还想要挽留,结果王克笑着说了句:</p>
“有陈医生在,你不需要请任何专家!”</p>
“这一个方子,肯定会有效果的!”</p>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
“相信我!”</p>
王克离开的时候,忍不住摇了摇头,说实话……他原本还计划等陈南开出方子提提建议,现在看来,不过是画蛇添足罢了!</p>
而曲跃飞看着陈南的方子,一言不发,呼吸急促。</p>
他虽然骄傲,但是不得不承认,这个方子的精妙之处。</p>
原来……</p>
真正的“标”,也就是“变”,在于痰?</p>
而不在气啊!</p>
想到这里,曲跃飞老脸一红,手里开出来的信心满满的方子,被他不经意间揉成一团,塞进口袋!</p>
此时的他,感觉自己真的是丢人丢到了外面来。</p>